调研报告

新中国60年: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中国统计系列报告之十六: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来源:国家统计局

日期:2009-09-25

新中国60年: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中国统计系列报告之十六: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到建国后的蒸蒸日上;从文革间的横遭摧残,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再到新世纪吹响自主创新的号角。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百废待兴,科技事业新的起点
旧中国的科技工作一穷二白。建国伊始,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不足500人。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京成立,之后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以钱学森、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海外学者纷纷归国效力,政府大力培养科技人才,我国科技力量得到迅速发展,科技事业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
195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是年制定的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多项重大科技任务,建立和发展了我国一批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到文革前,全国科研机构已增至1700多个,从事科学研究人员达到12万人,初步形成了由中科院、高校、产业部门、地方科研单位、国防部门五方面组成的科技大军。
这一时期国家重建了科技体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涌现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1959年,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研制成功,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第一枚自己设计制造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科技事业迎来春天
十年浩劫对我国的科技事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科技机构肢解撤销,科研人员惨遭迫害,科技发展停滞不前。改革开放的到来预示着我国的科技事业由乱到治,由衰到兴,迎来了新的春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之后一系列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新时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统筹规划科技发展,各项计划顺利实施
为改变科学与技术的落后状况,尽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1978年我国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8个发展领域和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1982年,《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完成,贯彻了“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八十年代末,国家对15年规划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调整,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及《纲要》,对到2000年、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前景作了宏观性、概括性的表述;九十年代初又组织制定了《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为保证各项科技规划的实施,加强国家对科技活动的管理和引导,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全面推动科技进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计划。如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集中解决重大问题的科技攻关(支撑)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攀登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等。各项计划顺利实施,为科技发展规划的顺利开展、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与经济长期相脱离的局面,使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开始逐步施行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党中央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有领导、有组织的全面实施阶段。二十多年来,在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科技体制和科研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 改革科技拨款制度
科技拨款制度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经费来源不断拓宽,形成了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的局面。从科技经费筹集情况看,2007年全国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7695.2亿元,其中政府资金1703.6亿元,占22.1%,比1991年降低7.5个百分点;企业资金5189.5亿元,占67.4%,比1991年提高了38.9个百分点。科技经费筹集渠道的改革,不仅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也增强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活力。
2.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科研机构的改革目标是解决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使科研机构设置和科学研究活动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研机构改革经过初期探索后于九十年代开始全面展开。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研机构改革已初见成效,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保障。
3. 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二十余年来,在“放开、搞活、扶植、引进”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技术市场从无到有,日趋活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从1988年到2008年,全国累计签订技术合同504万项,技术合同累计成交金额15779亿元;其中,2008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2.6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65亿元,平均每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118万元,是1988年的43倍。我国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改变了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旧局面,使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发展壮大,科技事业稳步向前
我国的科技事业在新时代走上正轨,并不断发展壮大。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一)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1.基础研究投入加大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代表了一国原始创新的能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有200亿元,是1995年的11倍;而2007年用于基础研究的人力投入已达13.8万人年,是1991年的2.3倍。
为保证基础研究水平,稳定基础研究队伍,我国在1986年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活动。20多年来,基金累计择优资助项目10余万项,资助经费超过200亿元。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得到财政拨款53.6亿元,是1986年的60多倍;面上项目单项平均资助金额达32.4万元,重点项目单项平均资助金额达183.5万元,均比基金成立早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于1991年开始实施“攀登计划”,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力度。1997年,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支持重点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问题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设立,从1998年开始实施,十余年间共立项458项,投入了包括500多位两院院士的近3万人的科技队伍,累计投入中央财政拨款逾100亿元。为支持基础研究,1984年以来国家投资建成了218个重点实验室。据统计,200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集研究经费121亿元,承担科研项目21860项,分别是1990年的133倍和9.9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工程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重点领域成果丰硕
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加强,使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和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大疾病防治及创新药物发现、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节能减排、气候变化预测等重点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批创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化工、钢铁、铝材、聚合物材料、水泥、油气勘探开发等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涌现出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一个新粒子、精确测量银河系英仙座旋臂距太阳系距离、铁基高温超导研究系列取得重要进展、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完成亚洲人二倍体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等基础研究成果,也表明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正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创新阶段。
(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1.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一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下,我国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和出口总额均已跻身世界前列。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322亿元,是1998年的8.2倍,年均增长23.4%。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7576亿美元,是1986年的133倍;其中出口4156亿美元,进口3419亿美元,分别是1986年的579倍和68.6倍;进出口贸易实现了由1986年的逆差42.7亿美元到2008年顺差737亿美元的转变。高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08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份额为29.1%,比1986年的2.3%增加了26.8个百分点。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得到推进
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区内企业不断增加,区域集聚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至2008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从1990年的27个发展到54个,区内企业数由1600多家发展到5.2万多家,从业人员由12.3万人增加到716.5万人;2008年实现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6.6万亿元和5.3万亿元,分别为1990年的872倍和912倍。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并将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蓬勃向上,科技事业迈向明天
迈入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未来15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中国科技事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1.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加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7年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为2113.5亿元,是1980年的32.7倍,年均增长达13.8%。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4570亿元,是1991年的32倍,年均增长22.6%;按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R&D支出为344元,是1991年的28倍;2008年R&D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1.52%,比1991年增加0.87个百分点,表明社会资源配置对于自主研发的倾斜逐年加大。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已是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
2.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截至2008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310万人,是1978年的4.3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数的50多倍。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达194.8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1.4万人年,分别是1991年的2.9倍和3.4倍;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0.3%提高到82.9%,增加了12.6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中特别指出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尤其要以建设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
统计结果显示,在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3710.2亿元中,各类企业支出达2681.9亿元,是2000年的5倍,占全社会R&D支出的72.3%,比2000年高12.3个百分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支出2112.5亿元,是1995年的14.9倍,年均增长达25.3%,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占全社会R&D支出的比重达56.9%,比1995年高出16.3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由1991年的0.49%上升到2007年的0.81%;2007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0976亿元,是1991年的34.5倍;当年申请发明专利3.6万件,是2000年的13倍。
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至2008年,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57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886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000亿元,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2.4万亿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该基金自1999年6月启动以来,共安排资助资金约90亿元,其中2008年安排14.6亿元。创新基金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科技产出成绩斐然,重大成果振奋人心
1.科技奖励凸现成就,重要成果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据统计,从1981年到2008年,我国共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78.2万项;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87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01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353项;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等十四位科学家获得2000年开始评选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国家奖励。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2.各个领域硕果累累,重大成果影响深远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尖端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成果。
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不仅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几座新的里程碑: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突破;而“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国航天成功跨入深空探测的新领域。
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纳米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6000米自制水下机器人完成洋底调查任务,高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位,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
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汉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三峡工程成功完成,水库蓄水成功、永久船闸通航、首批发电机组全部投产,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成功解决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架自主研制的新支线飞机首飞成功;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新能源技术、原子能技术、高能物理等各个新老学科均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
3.专利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
专利情况是反映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技术交流,国家于1985年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科技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从1986年到2008年,我国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16.9%和24.6%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至2008年底,我国专利部门已累计受理国内专利申请403万件,授予专利权214万件。其中2008年当年受理国内专利申请71.7万件,是1986年的31.1倍;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19.5万件,是1986年的25.7倍;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27.1%。2008年授予国内专利权35.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7万件,是1986年的518倍;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为13.2%,比1986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据世界各主要国家均为成员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显示,200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89件,排名从1997年的第22位跃升至世界第6位。
4.论文数量与质量均有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近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逐年增加,也迅速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07年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论文达46.3万篇,是1990年的5.2倍。而据国际上几种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最新数字显示,《科学论文索引(SCI)》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8.9万篇,是1987年的18.3倍,论文总量的世界排位从1987年的第24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工程索引(EI)》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7.6万篇,是1987年的33.2倍,世界排名从第10位升至首位;《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2007年收录我国论文4.3万篇,是1987年的24.3倍,世界排名从第14位跃居第2位。从论文引用情况看,从2003年到2007年五年间《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中共有93.7万篇次被引用,是1996到2000年间累计量的5.3倍,表明我国科技论文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在质量和影响力上也有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拼搏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贯彻中央的正确决策,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造就创新队伍,弘扬创新文化,为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明天而不懈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