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由于产业要素的空间集聚与地域布局形态,往往受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和城市(群)空间战略格局的影响。因此,地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除探讨产业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内容之外,需明晰国家或地区经济在地域空间上的基本格局及其趋势,探讨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格局及规律性的基本趋势,是破解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1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三大基本格局
1. 1以1小时经济圈为核心的城市群正在形成
城市群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若干城市通过密切的内部联系构成的城市集合体。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等八个地市,城市群区域总面积为18. 34万平方公里,人口8500万。从整体来看,2003—2012年间,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城镇化水平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十年间分别增加16.15%、10. 53%和13. 28%,2012年地区城镇化水平达为57. 85%,高于全国52. 57%的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内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港口群、信息通信等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正在迅速推进,京津两大国际都市之间的“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京津冀间快速便捷、现代化、网络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加快要素流动和产业展开奠定了重要的物理通道,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1. 2有着巨大内部差异的特殊城镇体系
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群(或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该阶段城市经济功能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近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从自然和人文条件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内的城镇特色各异、类型丰富、自然多样[1],既有山城(张家口、承德)、港城(秦皇岛、天津),又有平原城市(保定、廊坊、沧州、石家庄等)和丘陵平原城市(唐山、北京)。这对建设各具特色和不同功能的城市,奠定了良好自然和人文基础。但是,京津冀城市群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城市群的显著之处在于其内部极度不平衡的城市发展水平。数据显示,2012年京津两市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6. 20%和73. 33%,属于高度城市化区域,而同期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仅为46. 80%,不仅低于北京、天津两市的水平,而且低于全国52. 57%的水平[2]。而且,除北京、天津两个超级大城市以外,京津冀都市圈内二级城市发展明显滞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3],表现在城市群发展格局上,京津冀都市圈并没有呈现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经济发展梯度依次递进的‘放射式’”空间格局
1. 3相对较低的城镇化发展强度
为表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空间形态和经济密度,经测算,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密度、规模城市密度、建成区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仅分别是长三角地区的51. 24%、52. 65%、23. 82%和56. 29%。其中,规模城市密度指标尤其偏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为3. 34个和1. 36个,是京津冀地区(仅为0. 6个)的5. 6倍和2. 3倍,京津冀地区的水平最低[4]。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强度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见表1),规模城市密度更是低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
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三大基本趋势
从国内外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来看,大都市圈绝大多数发育于沿海地带或者大河中下游地区,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较高,并且都注重经济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京津冀地区建立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系统的圈层式区域城镇空间布局体系,是面向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竞争格局下的基本趋势。
2. 1由京津“双核”向“多极化”、由“点轴开发”向“圈层式”发展转变
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80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11月)第11期来看,城市群(或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世界各个都市圈均由大都市和众多中小城市组成,大都市是城市圈的核心,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引力中心。如纽约都市圈,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5个大城市,以及40个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其中纽约作为核心城市,都市圈其他城市都基于自身优势,寻找错位发展之路,区域内的产业分布呈现出多元和互补的格局,并且这些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纽约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由此从长远看来,京津冀城市群总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由非均衡增长逐步转向均衡增长,空间极化趋势将逐步减弱,区域经济增长极将由磁力强、个数少的极点向多极化转变[1]。就整体而言,圈层式的地域城镇布局方式是与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相适应的。
2. 2网络化的区域交通体系是都市圈高效运行的重要载体
快速交通和信息技术是城市群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以铁路、公路等为主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从空间形态来看,城市群总是有一条产业和城镇密集分布的经济走廊。从京津冀地区来看,伴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同发展,该地区的快速交通条件将有很大改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港等一体化、信息化发展,正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通勤方式,这将大大缩短城市群内城镇之间的时间距离。因此,城市体系中的二级、三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就不能局限于传统交通方式下的城镇,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范围也将在地域空间上得到扩大和拓展。
2. 3空间协调和合理分工是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发育成熟程度的首要内容
都市圈内部是否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是衡量都市圈发育成熟程度的核心指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都市圈内各城市根据自身在区域背景下的优劣势而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了整体集聚优势,形成整体的区域竞争力[5]。都市圈要始终注重核心城市“点”的高度集中和经济社会活动在“面”上的分散布局。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京津冀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城镇现状基础,京津冀地区应该依据建设条件,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坚持规划同编原则,战略性的确定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协作。通过多中心布局解决首都功能疏解,寻求宏观区域上的分散布局,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增加城市密度,培育首都经济圈的多中心结构,实施“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同时,推进“规划同编、产业同链、交通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科技同兴、生态同治”将成为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为此,把完善首都职能放在首位,重要的节点城市可适当分担北京一些非首都城市职能。
3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四大着力点
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地区是集聚丰富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发挥首都经济圈科技资源集聚优势,明确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中的功能定位,完善技术转移与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建设,强化区域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必将有效提升首都经济圈的整体发展实力,对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发挥更为显著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形成圈层式、网络化的区域创新格局[6]。
3. 1集聚资源全力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顶层设计和建设
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要全力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完善中关村“一区多园”格局特色的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国家人才特区和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加快中关村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和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带、南部技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集聚国际和国内高端创新资源、服务中介机构,搭建国际化服务平台;加强基础性和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原始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3. 2统筹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依托中等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载体
发挥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明确京津两大都市区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发挥北京市在集聚科技资源、天津市港口经济等强大引擎功能,依托完善的网络化交第11期(2015年11月)中国科技论坛81通轴带,加紧制定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技术协同等实施方案,优化高技术产业、临港产业、临空产业的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三地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功能定位,破除各城市各自为政、恶意竞争、产业项目重复建设的诸多现实问题,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区域产业集聚、经济协作、资源共享、要素流动等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依托经济腹地的二级城市,共建一批科技园区,推进京津冀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天津要发挥港口优势、制造业基础优势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优势,河北在能源、材料、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精加工业等方面的优势,北京在人才、技术、服务方面的强力支撑,推进天津先进制造业中心、河北新型工业化基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建设。瞄准正在北京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生态保护、粮食安全、低碳与绿色城市试点、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通过组建一批“协同研发中心”、试点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等措施,推动其重大技术产业化基地在京津冀三地实施,最终推动一批京津冀协同创新实验区建设。
3. 3率先推进创新要素市场的区域一体化建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两市一省技术市场
一体化建设,完善各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标准统一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建立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既有助于发挥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又有助于发挥创新的辐射扩散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创新发展,推动北京作为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的共建、开放与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网络,推动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协作共用网;探索建设先进制造技术硬件资源共享平台,面向企业开放共享。
3. 4构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激励机制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当前,京津冀地区存在大都市区人口过度集聚与周边贫困带并存的现象,制度性障碍使得人口流动在异地得不到身份认同、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的地区差异,都妨碍了区域间人口的流动。并且京津冀之间的人才流动,更多表现为“单向流动”,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带动人口流动,并结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是促进京津冀人才协同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一是针对央属科研机构集聚的特点,试点推进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股权激励政策、国有资产处置权等示范政策,在京津冀地区协同创新实验区内实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积极性。二是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实验区内,试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人事档案管理等制度衔接,尤其是探索实施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高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政策改革与衔接,实现高科技产业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无缝对接。三是推进三地联合办学与交叉任职,培育企业家与技能型人才队伍,允许国外优秀科研机构在三地间设立研发基地,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的人才队伍支撑工作。
参考文献:
[1]邢天河.面向21世纪加快建设京津冀城镇体系[J].城市,1995,2.
[2]2004—2013年历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3]周月.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4.
[4]李建民.京津冀城镇化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J].人口与经济,2014,1.
[5]刘瑞,吴琴.首都经济圈八大经济形态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1.
[6]王书华等.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报告[J].江南体育下载链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