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后:工作和薪酬

日期:2017-06-06 来源:www.lanouli.com

字体:【

文/周健(广东省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给博士后的定义是:博士后为“临时的、有期限的,为博士毕业生提供的高级培训,以提升他或她的专业技能和独立研究能力,并为其后续职业选择做准备”的一个职位。近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这样的事实,在许多学科领域,博士后已成为许多博士学位获得者事实上的下一步职业工作。国际教育研究所(IIE)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1年起,中国、印度、沙特和韩国就已经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重要来源地。尤其是2008年以后,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人数逐年猛增;到了2013年,印度也出现了与中国同样的现象。2015/16学年,美国国际学生总人数达到1043839人,其中来自中国的有328547人,来自印度的为165918人,两国共计学生人数为494465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人数的47.37%。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在美国的博士和博士后人员中,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是绝对的主力军。有关美国博士教育、博士后的工作及薪酬情况等,对于中国的大学生、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来说是有参考价值的。当然,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及教育管理人员如能知悉这些信息,也可能具有借鉴意义。
1 美国博士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们的国际教育更是获利颇丰。在2014/15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达到305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373381个。中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为114亿3千万美元(数据来自NAFSA)。美国2004年培养了42123名博士,2014年培养了54070名博士,处于一个缓慢的增长之中,11年共计培养了532326名博士,年均培养博士48393人。美国在过去的20年中,在工程、生物、生命和社会科学领域里培养的博士呈缓慢增加趋势,例如生命科学领域的博士占博士总人数的比例从1994年的18%上升到2014年的23%。而在非科学工程、人文和教育学科却呈现下降趋势,例如教育学博士从1994年的17%下降到2014年的8%。美国公民与外国公民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一致,其中外国博士最多的是工程领域(超过50%),最少的是教育领域(10%)。
2 博士后工作
对于中国在美的博士和博士后,要找工作,自然要弄清楚竞争者的数量、专业等情况,以便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如上所述,中国和印度是美国博士的重要来源国,那么,先来看看亚裔在美国的博士生情况。从2004到2014年的情形看,美国亚裔获得博士学位的总人数在9千到1.4万之间徘徊,但是外国人与美国人相比,前者占了绝对优势(见图1)。

再看中国和印度博士有多少,中国超过4万,印度达到2万。从专业领域来看,中国和印度博士以科学工程专业占绝大多数,非科学工程专业的都不超过10%。美国博士后的研究领域,以生命科学最多(60%-70%),非科学工程类最低(10%)。(见图2)

乔登.维斯曼(Jordan Weissmann)在2013年2月就撰文指出,“这也许是政治家和商人们该谈论我们的科学家过剩的时候了”。他引用了来自美国科学基金会的一些数据,来支持其“科学家过剩”观点。1991到2011年美国博士就业、从事博士后与失业情况统计(见图3),生命科学领域博士从2006年起,其就业率从25%开始逐年降低,失业率从25%逐年升高(到2011年达到38%),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维持在45%的水平。生物科学领域、工程科学领域博士就业情况与生命科学领域博士的情况类似。人文科学领域博士就业从2006年(60%)开始逐年下降,2011年为48%;失业率却从2006年的34%上升到2011年的44%。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美国的博士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3 教席应聘实例
2016年11月30日,JM(原文如此)先生在知社学术圈微信平台发文,详细介绍了在美国应聘一个教席的全过程。他在文中介绍,“美国大学教职申请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位置常常有两三百人申请。求职者需要通过层层关卡,首先从两三百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进入20人左右的长名单,拿到电话面试的机会。然后通过电话面试进入4—5人的短名单,得到校园面试的机会。校园面试是整整两天的煎熬,从早到晚,连轴转一个个见人,从普通教授到系主任、院长,甚至是系里的研究生,中间还要作两个科研和教学讲座。除了聊研究聊教学,吃饭的时候还要能够吹牛侃大山,聊橄榄球、摇滚乐、天气、红酒,乃至政治,可以说处处是雷,步步惊心。一个没有在美国接受研究生训练的申请者,要拿到一个一般学校的教职,都非常不容易,何况一流名校。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美国大学并不太看出身,真正优秀的人,总有机会冒出。这一点是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的。”他还依据自己的经历提出了一些值得应聘者重视的建议。(1)选校:毫无指向的海投、或投得太少可能都不太好。(2)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CV)、研究计划、教学计划、3到5个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很多高校也会要求封面信(Cover Letter),部分高校会在材料初审时就要提交三封推荐信。我觉得最重要的材料应该是CV,其次是推荐信。准备CV时,最重要的项目放第一页,包括教育背景、研究方向、主要文章、所获荣誉等。我的研究计划共3页分五部分:总的研究兴趣(3句话)、目前的研究(2点、每点2句话)、计划开展的研究(这部分是核心,可配图)、潜在的基金资助机构(一个表格)、总结(3句话)。教学计划中,可在开头用一个短句概括教学理念,文中简述教学方法和计划开展的课程。封面信为整个申请材料的概述,可用数个短自然段,并尽量简洁。(3)电话面试:准备一个简短的幻灯片(PPT)进行陈述,主要问题包括“为什么想来我们学校”“打算开展什么课程、什么研究”等。(4)校园面试:共两天,每天各讲了一个报告。一个是面向所有人的学术报告(Seminar Talk),另一个是只有教授参加的基金申请计划报告(Proposal Talk)。关于讲这两个报告的体会,我想分享如下三点。第一,除了尽量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计划外,一定要随时明确对方的需求所在。第二,报告中在合适的地方,要强调自己的工作和系里教授们工作的联系,并可视情况直接提相关教授的名字。第三,讲报告时可考虑讲得慢一些,尽量发清楚每一个单词的音节,有时语速慢代表着自信。此外,还和系里的教授们(大约15位) 分别进行了30分钟的单独会谈。
4 博士后的薪酬
美国博士后的平均年薪约45000美元,范围从低端的36000美元到高端的65000美元。特定雇主是影响这个群体的薪酬的主要因素,其次地理位置和博士后的经验水平也对此有影响。大多数人有医疗福利,略多于一半的人获得牙科保险。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为高。下面来看看2015/16学年美国一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的薪水情况。

不同工作年限的博士后的平均薪水差异在10000美元之间,不同地域的平均薪水差异在10%左右。不同专业的平均薪水差异较大,物理学专业的高于平均数的22%,化学专业低于平均数的4%。麻省理工学院2015年的调查显示,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后薪水为11万美元,建筑学专业为65000美元,物理学专业为64340美元,数学专业为60909美元,原子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为58000美元,生物工程专业为40000美元。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美国博士在不同领域就业的平均薪酬差异,依据博士专业的分类来看从事博士后、学术界就业和工业界就业的平均薪水情况,显而易见的是博士在工业界就业的薪水更高。

究竟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术系列人员的薪酬水平如何?美国大学与学院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对2014—2015学年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他们调查大学的终身教职(Tenured /Tenure-Tack Faculty)的薪酬表明,基于平均水平而言,大学教授的薪水是10万美元,副教授为7.8万美元,助理教授为6.8万美元。不过,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其薪酬水平是有差异的。法律专业:教授143509美元,副教授109354美元,助理教授96780美元。计算机与信息专业:教授11783美元,副教授91146美元,助理教授79515美元。建筑专业:教授108094美元,副教授81618美元,助理教授66953美元。健康专业:教授105614美元,副教授81915美元,助理教授69155美元。生物与生物医学专业:教授101974美元,副教授75558美元,助理教授65093美元。农业专业:教授99778美元,副教授77534美元,助理教授68290美元。工程专业:教授96282美元,副教授95361美元,助理教授83196美元。社会学专业:教授97729美元,副教授75089美元,助理教授64177美元。由此可见,美国终身教席的教师薪酬差距较小,分布均衡。
5 美国纽约生活开销实例
纽约既是美国的教育重镇,也是国际学生最多的州之一。一位拿到6.8万美元年薪的助理教授,如果他或她在纽约工作和生活,其生活开销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呢?一个名为shuoge626(原文如此)的作者在2016年11月30日的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说明。作者14岁到美国,后来在美长期生活与工作。他介绍说,我的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是税前6.5万美元,但这个薪资,在纽约地区算不上丰厚,因为美国很多开销是国内根本没有的。如我现在在纽约上班,在纽约市对面的新泽西州的纽坡(Newport)租房子住,坐地铁上班。一年工资6.5万美元,但扣去税、社会保险、养老医疗费、纽约市税后,一个月只剩下3763美元。下面根据当地实际开销来计算一个月到底要花去多少钱,详情见图6。作者在文中满怀真诚情感说了一句:“我解决温饱没问题,但夜深人静时我不知道电话该打给谁?”

6 结语
第一,一个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熬过一道又一道难关,方能戴上博士桂冠。其间的酸甜苦辣,可谓百转千回,也令人寻味。那金光闪闪的博士帽,总是吸引着万千学子,一批接着一批,朝着那知识的一座又一座顶峰不断前行!所以,他们需要、也值得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第二,尽管从美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博士就业有些压力,但就全球而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博士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天空还是广袤无垠的。第三,虽然大学教席和研究员职位是大多数博士心仪的工作岗位,然而,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学术界的职位也是有限的。在美国,超过一半的博士也并非在学术界就业。第四,对于博士就业来说,学术界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尤其是工业界需要更多的博士们去工作,而且,在工业界工作的博士们的收入(以美国为例)还高于学术界。当然,工作收入不是职业选择的唯一标准,而博士们对研究的执着,对创造新知识的向往与迷恋,永远都是值得钦佩、鼓励和推崇的。


科技中国2017年第二期p54-58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咨询:webmaster@lanouli.com新闻与信息:xxxz@lanouli.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