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晓建(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果转化研究处)
近年来,技术转移人才日益受到各方重视,每每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都会提到要加大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技术转移人才的作用。2017年科技部在《“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中就提出“技术经纪人、中高级技术经理人要突破10000名”,各地各类主体也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班,很多人觉得技术经纪人的春天要来了。笔者从2004年起就参与和推动上海技术经纪人的培养工作,累计已举办技术经纪人培训班87期,培训技术经纪人8258名,探索建立了集培养方案、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和授课师资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开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目前全国有15个省市采用上海的培训体系,累计培养技术转移人才近3万余名。在多年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工作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笔者想就如何做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供大家交流。
一、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的区别
在各地的培训中,技术转移人才有被称为技术经纪人的,也有被称为技术经理人的,他们的区别在哪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前,各地举办的培训班都称技术转移人才为技术经纪人。2015年后,随着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一部分人建议改叫技术经理人,给出的理由基本有两个:一是技术经纪人这么多年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技术经纪人只是提供居间经纪的服务,很容易被委托方跳开;二是国外都叫技术经理人,比如国际注册技术经理师联盟(ATTP),同时技术经理人包含有经营和管理的职能,与委托方是捆绑在一起的,不容易被跳开。所以在后来一些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开始混用。实际情况是什么呢?首先,原国家科委1997年出台的《技术经纪资格认定暂行办法 》中对技术经纪人给出了明确定义,而对技术经理人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以前各地负责技术经纪人培训的都是政府下属事业单位或者有关行业协会,该地区如果还有其他机构也想参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只能推出一个新的概念,那所谓国际上的称呼正好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其实我们从国际注册技术经理师联盟(ATTP)推出的国际注册技术经理师(RTTP)英文翻译来看,该组织也不是叫技术经理人,而是叫技术转移专业人士。第三,技术经理人所称的经营、管理的含义,正是技术经纪人的行纪模式,他应该是高校院所或企业中,采用行纪模式的一类技术经纪人。但现在一些政策文件中,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都有提到,所以,培训有历史传承的上海、北京、湖南、湖北、吉林、贵州等地还是保持叫技术经纪人,新开始培训的一些地方就直接叫技术经理人,也有一些省市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培训都在做。很多刚参加培训的人直呼看不懂,自己到底该参加哪个培训,有什么区别?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刚入门的人来说,不要纠结于到底是技术经纪人好还是技术经理人好,本质上都是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员,很多地方的技术经理人培训课程设置,还是和以前的技术经纪人课程设置一样的。好在2020年3月份科技部火炬中心颁布了新的《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技术经纪人和技术经理人有了全国统一培养标准。
二、培训时间一般多长为好
目前各地的技术经纪人培训一般都在2~3天,最长的有5天。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培训二三天就能叫技术经纪人么?还能发个技术经纪人证书?笔者认为:此类质疑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培训二三天确实不能叫技术经纪人,培训二三十天他也不能叫技术经纪人,一个好的技术经纪人需要经过7到8年时间的积累和成长。那么为什么现在培训时间一般设置成2~3天呢?笔者认为,这有它的合理性。一般参加此类培训的人都有本职工作,时间太长坐不住,也不能全勤参加。其次,我们的技术经纪人培训应该以普及为主,让学员知道什么是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纪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就可以了,真正的操作是靠后续工作中的不断实践总结磨练出来的,而不是靠课堂能培训出来的。第三,我们应该保证组织开展培训的机构是专业的,而不是现在任何一个机构都能开展相关培训。
三、培训是否有必要分级
目前各地大多数还是在开展基础的技术经纪人培训,有一些地方也在探索开展中高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笔者建议:目前我们开展基础类的技术经纪人普及培训即可,没有必要集中举办中高级培训班。首先,好的技术经纪人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其次,目前很多的中高级培训课程设置得不是很合理,甚至有些是生搬硬凑出来的所谓“高大上”,有些中高级培训,是政府部门为了所谓的体系建设搞出的“大而全”;第三,我们应该更注重开展技术经纪人的后续教育,依靠有关机构或行业组织,搭建起一个交流平台,多组织一些讲座、沙龙、对接活动,通过活动形式,给技术经纪人成长提供一个好的实践机会。我们很多的真实信息和交易,往往都是通过小范围的沙龙活动获得和达成合作,而不是大规模的活动。
四、授课师资如何挑选
一场好的培训,授课老师是关键。上海从2004年起组织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就非常注意授课老师的筛选和培养,目前已组建了一支30人左右的师资队伍,很多省市在培训的时候,都要求我们委派老师前往授课。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懂历史的,这个历史就是我国的技术市场史、经纪人史。现在出现了很多速成讲师,好像只要了解一下成果转化的来龙去脉,就敢上讲台了,甚至能解读国家政策。其次,授课的老师,应该是业内的专业人士,具有专业的背景。笔者曾经听过某位讲师讲到“成果实施自转化”是最不成功的,理由就是研发人员没有这个精力和专业能力,其实真正好的成果,都是自转化的,完全流不到外面去。第三,讲案例的老师,本人应该具有实践操作经历,否则讲出来的案例就是“理论案例”“书面案例”。笔者有时候邀请一些专家给技术经纪人分享案例,真有案例的大多不愿意公开讲,因为他不愿意告诉别人他是怎么做的,赚了多少钱,如果是三五个人小范围的沙龙,他可以分享分享。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建议中高级培训以沙龙活动为主的原因之一。
五、开展学历教育条件是否成熟
随着各方对技术转移人才的重视,开展学历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一些政府文件中也多次出现“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开展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等要求。对技术转移人才开展学历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笔者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学校里是培养不出市场化的技术转移人才的,学生毕业即失业,能培养“人”的“人”还没有培养出来呢,如何来培养合格的学生?2008年,北京某高校曾经探索过技术转移研究生培养,到2014年第四批学生毕业后也没有再继续举办了,当时是依托软件学院开设的“技术转移与信息服务”专业方向,估计也是考虑到仅仅叫技术转移专业学生不容易就业,不知道培养的四批161名研究生目前有多少在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笔者认为,开设学历教育或研究生教育目前时机不是很成熟,但是可以尝试在本科学生中开设选修课。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中提到“推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课程”,笔者认为比较可行。上海从2014年起在某高校大四学生中开设技术经纪选修课,1个学分,吸引很多学生前去听课。高校开设技术经纪选修课,既普及推广了技术经纪知识,又让学生获得了学分,同时毕业后又能多一个就业选择途径。至于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技术转移工作,还是交给市场去吧。此外,关于“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国际化”,笔者认为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首先国外的技术转移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其次,体制机制不同,照搬国外模式在国内无法实行,就像成果披露机制、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研发等等,我们推行起来就比较困难。
六、技术经纪人是否真的有那么紧缺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这样的记者采访或专家呼吁:“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否,离不开一大批专业的技术经理人”“我国技术转移和技术经理人的学历教育和学科建设基本空白,十分缺乏专业化技术经理人员”“技术转移人才是一种高级复合型人才”等等,乍一看都觉得技术转移人才多么的紧缺。笔者初步统计了一下,一大部分来参加培训的技术经纪人都是看过一些宣传报道后参加的培训,主要原因几乎都是本身业务已经饱和,想拓展新的方向,正好技术转移热,就来多学点增加知识面,但最后几乎没有几个人真的会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其实,技术经纪人是一个小众群体,是金字塔尖的一部分,能赚到钱的毕竟是少数,他需要一定的人脉和经验积累,往往没有多年的沉淀是难以达到的。其次,技术转移的特殊性决定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技术经纪人参与的,技术经纪人也参与不进去,因为科技成果的交易往往都是秘密的,技术市场无市场。这从每年的技术合同统计中也能看出,由丙方(中介方)撮合成功的技术合同占比不到5%。第三,如果一个技术经纪人真把自己培养成了“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科学家的胆识、企业家的胆识”,我想他也不会安心只做一个技术经纪人了。
七、关于技术经纪人的政策
为鼓励技术经纪人安心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目前各地大多出台有相关扶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给补贴。对于由技术经纪人撮合成的项目,除了佣金之外,政府按照比例给予奖励。第二类是给户口。这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才有吸引力,技术经纪人促成一定的交易额可以落户。第三类就是给职称。目前北京和成都单设了技术经纪人的职称,西安是在创新工程师里面设了技术转移方向。笔者认为,我们出台政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没有经过实际的深入调研,以至于很多政策实施效果不佳。就拿职称来说,笔者认为,西安的模式具有可操作性,上海的技术转移从业人员也是参加科技管理类职称评定,而没有单设技术经纪人职称。因为一地的技术经纪人本身从业基数就少,而且大多数还是高校院所体制的才需要评职称,这些人两三年都评完了以后,后续政策怎么实施? 就拿中级职称来讲,如果每年申报的人数不足100人,这样的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就要打折扣了。笔者觉得,鼓励和吸引技术经纪人从事技术转移工作,营造好一个诚信、讲契约的环境比一些奖励政策更重要,只要技术经纪人有业务可干,有佣金可收,他也不在乎什么奖励了,就像房产经纪人、文化经纪人一样活跃。
八、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技术经纪人
1997年原国家科委对技术经纪人的定义是“在技术市场中,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成他人技术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代理等业务,并取得合理佣金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这个定义笔者认为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首先,信息不对称的年代已经过去,只要用心,很多企业都会自己找到成果的来源,而不需要通过中介;其次,我们的技术经纪人业务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成果转化提供“订立和履行技术合同等服务”,而是扩充到“为企业投融资、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商业策划等创新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全链条了。技术经纪人不再处于单打独斗的年代,他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组织,笔者一直呼吁:技术经纪人,要把自己定位成科技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定位成一名优秀的科技服务人员的角色,在整个科技服务链条上,根据自己的特长做好某项工作,同时通过团队的协作,体制内技术经纪人和体制外技术经纪人的协作,一起完成整个科技服务。打开这个思路,你就会发觉,原来技术经纪人是有事可干的,能干很多事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培训技术经纪人,到现在陆续已有超过五万人参加过各类技术经纪人的培训,他们在服务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技术经纪人,不知不觉中都进行过技术经纪的业务,只是有些人没有想过还能收取佣金,有些人则是不可以收取佣金的。一个成功的技术经纪人,必定是累积阅历、经验、人脉的人。相信通过政府部门正确的宣传和合理的引导,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多的人会成长为一名成功的技术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