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建议

日期:2021-05-25        来源:《科技中国》2021年第五期pp.75-77

字体:【

  文/陈志(江南体育下载链接)

  2020年初,中央明确提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从成渝两地现有的基础看,单独一方很难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第四极”,需要加快优势互补,加快建设一体融通的成渝地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策源功能、提高支撑能力,方能真正成为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的战略支点。

  一、成渝两地科技创新优劣势突出、差距明显

  从成渝两地看,其创新能力在中西部均居于前列。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编制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等多个代表性评价排名看,成都市城市创新能力更是在中西部首屈一指。成渝两地的科研投入逐年增长,2018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合计达到802.5亿元。两地拥有相对密集的创新要素,共有129家高校,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7所。创新创业环境比较优越,成都都市圈与重庆共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8个。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比较雄厚,2018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但是,成渝地区无论是单个城市,还是整体比较,与北京、上海、粤港澳三个科技创新中心相比,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科技创新投入数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成渝两地科技投入分别为392.3亿元和410.2亿元,远低于北京(1870.8亿元)、上海(1359.2亿元)、深圳(976.9亿元)。更加重要的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较低。例如成都市全社会R&D支出中,政府与企业资金比例为43∶57,企业支出比例低于全国(政府20∶企业80)。与深圳(政府5∶企业95)、上海(政府37∶企业63)相比,政府支出比例偏高。这表明成渝两地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相对不够。二是科技产出效率、质量尚待提升。成都、重庆在专利数量方面基本达到先进城市水平,但专利产出效率、质量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有明显差距。例如2018年成渝两地PCT专利申请量合计约800件,远低于深圳的18,000件和北京的6500件。三是高端创新要素聚集不够。成渝地区尚无世界前100强高校,双一流大学和学科较少。例如成都高校一流学科数量只有14个,排名全国第8,低于武汉、杭州、西安等城市。成渝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短缺,其中成都市重大科学装置已建及在建共计2个,落后于北京(7个)、上海(5个)、合肥(8个)等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所在地,重庆则没有。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少标志性产业与企业。在高新产业方面,成都与重庆都主打电子信息产业,但都基本以扎根性较弱的加工制造环节为主。成都、重庆的独角兽企业数大幅落后于上海和深圳。在高新区发展方面,成都高新区2017年排名全国第7,重庆更是处于50名以后。

  二、成渝两地协同创新的基础与困难

  成渝自古便为一家,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有共同的诉求和合作的基础。成渝两地产业创新链、产业链整合还有巨大空间,两地产业宏观面看有较大的重合性,例如信息、汽车产业,但是重点环节不同,为产业链协作提供了可能。成渝有很多共同的科技创新需求,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合作、农业科技合作、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合作等方面也有一定合作基础。为唱好“双城记”,2020年以来两地积极对接,在毗邻地区产业协作、区域创新创业协同、知识产权、税收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广安邻水“渝广共建机电产业园”70%企业来自重庆、80%产品为重庆配套。两地成立了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庆分中心也启动建设。

  但是成渝协同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克服。一是尚未建立起强有力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成渝之间由于级别有差异,在发展格局上一直竞争大于合作,目前四川方面也还在一直强调成都的中心地位,“西部第一城”的争夺尚未停止。这导致成渝协同发展机制目前还是以对话式协调为主,缺乏省级或以上权威协调机制与政策法律保障,开展合作及签署协议主要依靠双边领导间的关系及互动进行推进,易受地方领导调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截至目前,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以协议形式形成的协同发展机制主要涉及战略合作、经济、交通、环境等领域(约占88%),科技领域涉及较少。二是创新资源与能力有落差,导致创新体系一体化、产业链协同存在障碍。成都与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资源与能力上有差距,重庆实际上与成都也有一定落差,这导致成渝两地对高端创新要素诉求高度一致。这导致在产业布局和创新布局上成渝两地仍然会存在竞争,区域流动共享会受到影响,甚至四川省内部成德绵的协同也存在一定困难。三是成渝协同创新需要提升全球视野。北京、上海、深圳等都着眼全球布局,联合周边地区共建全球技术交易大市场和国际化开放型创新功能平台。目前成都、重庆国际交流合作载体不足,缺乏国际化、品牌化、常态化的国际科技交流、技术转移平台,产业园区开放辐射能级不高。

  三、推进成渝创新共同体建设的考虑与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它与北京、上海最大的区别在于跨行政区域,同时特色、优势不明显。虽然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两地政府的首要任务,但是齐心协力做好共同的事才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以建设成渝创新共同体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决策高度与实施力度,在原始创新、协同创新、新经济成长、开放创新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主要建议有:

  (一)明晰双核的功能定位,全力建设全国原始创新突破地

  根据现有基础,建议成都市应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核,更多承担科学发展、关键技术突破等重大任务;重庆市应定位为有特色的产业创新中心,更多承担产业共性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职能。建议以“一城多园”的方式,两地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以成都市为主体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坚决遏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跃进”,以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契合本地学科基础、形成相互支撑与学科交叉等为考量,着眼成德绵,以成都科学城为重点,有选择地在物质科学(核物理、空间动力学等为特色)、工程科技(轨道交通、磁悬浮等为特色)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注重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培育大科学衍生产业。

  (二)持续改革创新,强力打造全国协同创新领先区

  成渝协同因为历史原因,城市级别差异一直是个难题,这就注定成渝创新共同体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建议建立中央与四川省、重庆市联动协调工作机制,成立成渝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领导小组,包括中央有关部门、四川省及成都市、重庆市主要负责人,负责重大事项决策、推进重大任务落实。在此之下,健全成渝地区省市+市(州)+部门+区(市)县四级协作机制,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建立工作任务台账,通过“定期调度+常态化协商”,保证重大任务落实。

  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合理配置与流动为目标,持续推进相关改革任务落实,重点包括:(1)继续推进规划和政策共同制定、产值和税收分成等重大改革任务,从源头保证各级政府的积极性。(2)创新建设运营与管理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生态、园区、公共服务和重大创新平台等的共建共享。(3)加快成渝两地各类人才的无障碍流动。结合异地医疗无障碍结算,推进户籍便捷迁移、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登记管理标准化,建立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工作机制。(4)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共同制定与实施。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三区”联动优势,协同共建保税研发中心,重点在科研机构、人才、金融、科技成果转化、新经济规制、国际化营商环境政策3.0版等方面梳理政策,取消不合适的已有政策,修订、推出新的政策。

  (三)推进产业链协同,打造全球新经济新制度策源地

  牢牢把握新技术革命信息与智能技术全扩散、全覆盖的趋势,着眼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在信息技术以及融合创新新应用新场景方面形成若干条成渝协同产业链。充分发挥全面创新改革的优势,协同推进成都和重庆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联合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协同推进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基建新技术新经济场景试验地,培育成渝地区产业生态圈、生活服务圈、创新业态圈、企业协作圈。

  在空间布局方面,建议加快“一廊一带”建设。“一廊”指的是将遂宁、资阳打造为成渝创新走廊和创新联动区,成为成都“东进”和重庆“西迎”相向发展合力的重要着力点。“一带”指的是建设成德绵眉乐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带,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绵阳科技城的助力,成都要在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带。

  (四)加快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建设全球开放创新新枢纽

  建议成渝地区充分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共同机遇,坚定推动成渝两地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灵活高效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协调开放示范区建设,共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布局,共同引导更多重点领域优势企业走出去。以成都为重点,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鼓励成渝地区高校院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深化建设中国-欧盟中心、国别产业园区,吸引沿线国家来成渝地区建立企业研发总部、区域研发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lanouli.com 新闻与信息:xxxz@lanouli.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