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1,李玉凤2,王正义2,郭红侠2,韩博2,苗冠军2
(1.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2018年(除特殊说明外,文中所有数据年份均为2018年),宁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17的51.75%上升到56.11%,排全国第18位,比2017上升了4位。这主要得益于宁夏创新财力投入持续增加,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明显。但从区域整体创新水平来看,宁夏在创新环境建设、创新投入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这两个报告对宁夏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短板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影响宁夏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分析
(一)区域创新环境方面
一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宁夏创新基础设施综合指标排全国第30位。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宁夏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增量所占比重仅为0.63%,与全国1.21%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反映出宁夏在科研和技术服务领域的科研基建及科学仪器设备投入不足。从信息化水平看,宁夏互联网上网人数36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52.6%,比全国59.4%的平均水平低6.8个百分点,尚有提升空间。
二是劳动者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宁夏劳动者素质综合指标处于全国末位。从人口受教育程度看,宁夏6岁以上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13.16%,在全国排第18位,低于全国14.01%的平均水平,反映出宁夏劳动者学历层次、知识层次偏低。从科技意识看,宁夏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2.9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较系数为83%,排名分别为全国第25位、26位,反映出宁夏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从业人员待遇较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社会的认可程度均有待提高。
三是区域创业水平仍然偏低。宁夏创业水平综合指标排全国第22位。从创业载体发展程度看,宁夏科技企业孵化器纳统数量仅18个,仅高于西藏(1个)、海南(6个)和青海(14个)三省;平均每个孵化器拥有创业导师13人,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低于西部地区16人的水平。从创业融资能力看,宁夏单个孵化器风险投资强度和孵化基金额分别为219.3万元、835.6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711.6万元、2209.2万元)的30.8%、37.8%。从孵化能力看,宁夏2018年孵化毕业企业数仅77家,平均每个孵化器当年毕业企业4.28家,与全国4.8家、西部地区5.1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二)创新投入产出方面
一是研发人员投入强度较低。全区每万人R&D人员数为17.5人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32.7人年)的一半;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较少,宁夏每十万人中博士毕业生仅0.79人,尚不到全国平均水平(4.35人)的五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例仅为4.39%,比全国平均水平(5.37%)低近1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投入偏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和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分别为3.41万元、0.56万元,排全国第22位、25位,说明宁夏企业从国内外获取技术的积极性尚不高。同时,宁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外部支出仅为10.19万元(全国第25位),而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支出中来自企业的比例仅为8.22%(全国第22位),充分体现出宁夏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三是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有待提升。高水平科技成果少,2018年宁夏仅有3项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测算系数为1.52项当量/万人,排全国第28位,而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5项当量/万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缺失是宁夏近年来的突出短板。高质量专利产出少,宁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46件,不到全国平均水平(11.95件)的一半;每万名研发人员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1044件,不到全国平均水平(1535件)的70%。国际科技论文产出少,宁夏每十万研发人员平均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和异国科技论文数分别为3022篇、25篇,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排全国倒数第二位、第一位,这两个指标说明,宁夏在基础研究领域不但高水平论文产出少,且开展的国际合作也较少。
四是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偏低。宁夏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为174.09万元(全国第24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040万元)的17%,而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则达到了200万元,反映出宁夏技术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特别是输出的技术成果仍然较少。同时,宁夏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仅0.06美元(全国第29位),全国为5.71美元,而京沪粤三地的平均水平为10美元,反映出宁夏向国外转让知识产权、提供R&D服务和其他技术服务的能力非常弱,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的差距非常大。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全区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仅为4.1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利润率为5.52%,略低于全国6.56%的平均水平;全区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仅为5.3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6个百分点。以上三个指标在全国分别排第26位、25位、27位。反映出,高技术产业在宁夏工业中的占比仍然很低,产业结构倚重倚能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尚不明显;高技术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仍然较低,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很弱,与全国及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
二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弱。装备制造业是为一国、一地区或一城市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支柱产业,是体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产业。2018年,宁夏装备制造业区位熵(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等情况。在规划咨询中,区位熵是用来分析区域产业集聚度和比较优势产业的常用方法)为13.42%,在全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6位逐年下滑至第29位。反映出宁夏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在全国不具备竞争优势。
(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固定资本投资效率低,宁夏资本生产率为0.12万元/万元,意味着固定资本每投入1万元才能产生0.12万元的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排全国第30位。电耗及综合能耗高,宁夏万元GDP电耗和能耗分别为3033.57千瓦时、1.96吨标准煤,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3.4倍,这两个指标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国末位。反映出宁夏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高耗能、低产出特征明显。
二是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高,宁夏每亿元GDP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161.72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一直处于全国末位。与同位次相邻的新疆和青海相比,环境治理仍需“有力度”“管长远”。
二、提升宁夏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受区域位势、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等限制,制约宁夏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宁夏实际,重点针对通过努力能够弥补提升的短板问题提出方向性对策建议。
(一)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一是持续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配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和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对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的机构予以倾斜支持。继续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网络区域布局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城镇居民、农民工、农民等城乡新增劳动力有更多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重视并扶持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构建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科技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公共科技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创新活力和服务动力,全面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三是加快提升“双创”水平。鼓励发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不断完善创业投融资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二)提升创新投入产出水平
一是提高研发人员投入水平。继续加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通过“筑巢引凤”带动研发人员投入稳步增长;加强宁夏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本土培养和招才引智双管齐下,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投入。持续夯实企业东西部科技合作主体地位,强化东部地区技术供给与宁夏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支持企业购买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引导企业与宁夏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共建创新载体和成果转化平台,联合培养人才。三是提升科技成果产出质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顶层设计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力量集中攻关,争取国家科技奖励。建立健全高价值专利的挖掘和培育工作。围绕宁夏有特色、有优势的基础研究领域,强化国际国内合作,提升基础研究学术水平和成果质量。
(三)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围绕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材料、枸杞、葡萄等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引进落地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间横向耦合,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聚焦重点产业强链延链,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具有技术优势的新产品,以技术优势创造良好经济效益。二是重塑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立足高档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煤矿机械、电力装备、增材制造、农业机械等产业基础优势和区域特色,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单项冠军”产品,抢占高端市场,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打造若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四)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基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快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合理调配,加大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利用效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目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打造全国新能源高比例生产和消费样板省区。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定大气治理成果,全面治理水体污染,有效防控土壤污染,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