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1970~2005年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进行追踪、分析,进一步探讨国家间贸易与产业转移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理论的回顾和流向数据的定量研究,分析国际贸易网络拓展和产业转移的相互作用机理,对国际贸易网络拓展和产业转移相互作用的变化、特征、趋势和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后,发现:
世界贸易格局呈现出世界性贸易核心为美国、欧盟双核心,区域性核心不断涌现,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深化的新格局;国际贸易核心变化受到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化、世界经济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贸易格局中,贸易强国的地位相对稳定;目前国际贸易联系网络的核心是美国和欧盟,且贸易组团的规模存在等级差异,只有以美国为核心的贸易组团的联系是世界性的;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大陆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影响不断增大,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也占有了一定地位;中东产油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影响不容忽视;贸易强国基本都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北美、欧洲三个板块,非洲亚撒哈拉以南地区仍旧没有融入世界经济;贸易组团的组成反映了地理、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的产业-贸易联系不断深化,但受美国、日本影响的特征依旧突出;在对贸易流向进行的定量分析中,使用首位联系分析与主成分因子分析两种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被证明是一种很有效的技术手段。
从东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作为影响东亚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转移,既体现在国际性的产业调整过程中,又表现在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化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至少发生了五次国际性的产业调整和东亚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到21世纪初,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已基本完成,产业转移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间分工。
东亚的产业联系有以下特点和变化:一是日本产业对亚洲各国(地区)产业的后向联系仍旧极为强烈,但2000年的影响与1995年相比有所下降;二是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产业的相互影响更为普遍,影响强度也稳步提高;三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产业对东
亚产业区域性的影响范围进一步加大,基本覆盖了除日本、印度尼西亚以外的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四是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后向联系提高较快,尤其是美国(由于其对东亚国家的深远影响,在研究中把美国作为东亚的一个隐性成员)、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产业发展对东亚主要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日、韩、中三国是东亚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东亚的贸易联系有以下特点和变化:一是东亚国家(地区)间的贸易总量迅速增加,尤其是1970~1980年,发生了跳跃式的增长;二是贸易仍旧主要在日本和美国两个国家与东亚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中国香港与日、美贸易的地位在相对下降;三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的相互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保持着马来西亚对新加坡的出口量较大的特点;四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之间的贸易量进一步增加,中国内部的贸易整合更加明显;五是新加坡与中国之间贸易整合的趋势凸显出来;六是日本、韩国、中国之间相互贸易量巨大,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
东亚产业转移与贸易相互作用的推进模式表现出多层次和混合分工的特点。其多层次性体现在东亚国家(地区)产业贸易发展在世界层面受美国(把美国作为东亚的一个隐性成员进行研究)、日本影响,在区域层面受新加坡、韩国、中国等国家影响。东亚在国际产业和贸易分工中表现出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的混合分工特征。东亚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梯度性和双向性,形成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相互交织的局面。
东亚的产业贸易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五种具体形式:一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在自身产业升级、贸易产品不断换代的同时,通过产业转移拉动其他东亚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并把它们纳入自身的生产和贸易体系中;二是以韩国、中国台湾为代表,在不断淘汰失去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的同时,继续加强制造业,通过新产业、新产品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三是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代表,在淘汰劣势产业的同时,通过产业转移在国外组织生产,经济重心向服务业转型,从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四是中国大陆,依靠本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充足、低成本的劳动力,较高的教育水平,使产业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参与世界竞争,融入世界生产和贸易体系;五是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东盟国家(地区),虽然其产业结构和贸易内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受益,但整体来看,在世界和区域两个层次的产业、贸易分工中处于从属地位。总的来看,美国、日本始终影响着整个东亚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韩国、中国的先后崛起也开始影响着东亚的生产-贸易格局,尤其是中国,正逐渐取代日本在东亚的地位。东亚生产-贸易格局发展的新趋势是整合,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之间的整合,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整合,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整合都体现得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