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投资论坛
大连市设立信贷风险专项补偿资金“杠杆效应”助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
2010-09-01 大连银监局
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投入,各地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相继探索尝试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期,继江苏省设立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苏州市设立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后,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会同大连银监局设立了大连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用于支持本地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该补偿资金的相关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对该补偿资金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银政联手,“专项资金”彰显杠杆效应
大连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政府出资设立,在辖区内筛选具有相对优势的协作银行,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按1:10比例放大后形成专项贷款,根据大连市产业发展方向、政府扶持政策,兼顾就业、税收等指标,重点支持 有核心竞争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确需政策支持的企业和项目。银政联手过程中,既能体现政府导向,又能发挥银行信贷专家独立评审作用。 市政府成立大连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信贷风险补偿工作领导小组,对信贷资金进行监管和维护,并定期对项目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大连银监局作为 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之一,积极参与运营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制定,并组织辖内银行对运营细则的可行性进行了广泛论证。
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大连市政府计划首年出资3亿元存入专项资金账户,如果按照协议,银行按1:10比例放大,则银行应出资30亿元用于信贷投放,可惠及1000户中小企业,带动企业增加营业收入60亿元,预计税收增长3亿元左右。按中小企业每投入5万元可增加1个就业岗位计算,可解决社会就业近6万人。随着政府引导资金的不断投入和银行资金放大比例的加大,项目运营效果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杠杆效应显著。
二、四项机制,护航“专项资金”高效率、低风险、持续性运营
“专项资金”在运作中遵循四个机制。一是“风险共担机制”,由政府和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顺序共同承担信贷风险;二是“熔断机制”,当政府资金本金垫付代偿金额达到本金的15%时,启动熔断机制,停止新发放贷款;三是“造血机制”,如果项目整体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则银行从信贷资金利息收益中划出用于风险补偿的那部分资金将在风险资金池形成沉淀,使风险资金池依靠自身造血获得增长;四是“退出机制”,通过资产保全、股权转换和司法机关快速处置等措施,将不良贷款损失降至最低,通过“边输血边造血”的方式,形成可持续运行的良性循环。
三、优势显著,“专项资金”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坚冰
大连银监局在方案的前期论证中,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调研,深入挖掘小企业融资的现实困难,结合银行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专项资金”最终的运营方案紧密贴合实际,优势显著。
一是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在“专项资金”的引导下,银行更加关注企业核心价值和第一还款来源,对那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 有核心竞争力、成长性较好但目前 达不到银行信贷要求 的中小企业可以降低信贷门槛, 做到无抵押、无担保、快审批、快发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30%,不要求企业有形资产抵押或担保公司担保,直接接受股权、商标权、专利权、甚至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担保。既为企业节省2%——3%的担保费用,又精简资产评估、抵押登记等中间环节,节省15天以上的时间成本。
三是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在 “专项资金”支持下,政府和银行计划联手开发在线申请、在线评价系统,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与银行信贷系统对接,建设中小企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 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大连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设立和运行,引导和撬动了银行信贷资金投向政策支持的中小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这种财政资金创新使用方式,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投入的模式,其成效要远高于政府财政无偿投入的模式,公共财政的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值得地方科技部门、国家高新区学习和借鉴。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