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自创业板
启动
以来,有近280家企业上市,
极大地激发调动了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热情,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业迅猛发展。
科技部条财司邓天佐副巡视员指出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并且应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在功能定位上应该更清晰,创业板应该和中小板、场外市场定位有所区别。创新型企业集中在创业板上市不仅仅是融资问题,也有助于树立创业板的形象。创业板还要对科技型企业细分,应该吸引最有竞争力、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企业上市。同时如何源源不断提供更有创新竞争力、更有创新活力和创新动力的企业,这是创业板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深刻论述了创业板如何更好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许多真知灼见
值得大家学习
和
思考
。
自2009年10月底启动创业板以来,不足两年时间,有近280家企业上市,使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IPO融资最具活力的板块,其影响之广泛远超过融资本身。它不仅使创业家们艰辛创业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和实现,促其迸发更大的创业激情,给后来者以鞭策和激励,同时也极大地激发调动了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热情,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业迅猛发展。据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开展的“全国创业风险投资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管理资本总量,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截止2010年未,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基金)达到720家,较上年增长25%;管理资金总量2406.6亿元,较上年增长49.9%;其中,来自于当年新募基金的资本量为281亿元,较上年增长20.1%,平均基金规模达到3.3亿元。这种强劲增长的势头不仅至今不减,反而愈加强劲。据中国创业投资统计报告,2011年7月份,中国市场共披露24支新募集资金,募集资金327.36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增长了67.45%。其中,22支为人民币基金,2支为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依然是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一、创业板与创业风险投资
创业板开通以来,对我国
创业风险投资
业产生以下深刻影响:
其一、创业风险投资
资本来源结构
发生变化。
政府出资与国有独资投资机构出资合计占比37.6%,较
上
年略有下降,
民营资本
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其中,国有出资升降互现。
政府财政出资比例上升0.9个百分点,国有独资投资机构出资比例下降2.3个百分点
。由于
政府引导基金力度加大,加快吸引了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截止2010年底,政府引导基金累计出资234.07亿元,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达到170家,引导带动的管理资金规模达924亿元。
其二、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关联程度日益复杂。一些大型创业风险投资企业(集团)通过设立母子基金的方式,加大资金杠杆化率。2010年,全国共有61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集团),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或与其他投资主体(如大型生产、商贸企业)联合设立子基金278支,总资产规模达987.6亿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集团化、伞状化的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网络。
其三、创业风险投资活跃度上升,对科技型企业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截
止
2010年底,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8693项,较
上
年增长16.9%
,
其中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数达5160项,约占投资总数的59.4%;累计总投资额达到1491.3亿元,其中投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金额为808.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4.23%。
其四、
创业风险
投资
热点
主要聚焦高新技术产业,
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趋势
正在
形成
。2010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
行业
主要集中在:其他行业、传统制造业、新材料工业、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和金融服务等五个产业,占
投资
总金额的51.2%。前十大产业,占
投资
总金额的
7
5.
8
%
;其中,
传统制造业
仍保持高比例,
新材料工业、消费产品和服务、医药保健、生物科技等产业发展迅速,
但医药和
生物科技
占比仍然较低,
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则保持了2009年的发展态势(见表
1
)
,说明
创业风险
投资
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趋势
正在
形成,尚未成为
投资
重点和首选
。值得关注的是,其他行业跃居创业
风险
投资首位,主要
是
源于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手段的新兴服务业态的出现难以再采用传统的分类方式界定,如以团购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类、动漫创意产业等
目前都归入到其他行业。
这说明
沿用至今的
创业风险
投资行业分类统计标准
,
需要进一步
调整、细分和
完善。
表
1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业投资项目的行业分布前十名 单位:%
投资行业
年份
|
2010
|
2009
|
投资金额
|
投资项目
|
投资金额
|
投资项目
|
其他行业
|
15.7
|
11.7
|
10.0
|
9.7
|
传统制造业
|
10.1
|
7.3
|
11.9
|
9.4
|
新材料工业
|
9.3
|
10.1
|
6.4
|
7.2
|
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
|
8.3
|
7.8
|
8.5
|
6.3
|
金融服务
|
7.8
|
4.1
|
15.2
|
5.4
|
消费产品和服务
|
7.1
|
4.1
|
4.3
|
3.1
|
医药保健
|
5.3
|
5.8
|
4.9
|
6.0
|
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
|
4.2
|
6
|
4.1
|
5.1
|
农业
|
4.1
|
3.2
|
3.5
|
2.3
|
生物科技
|
3.9
|
5.6
|
2.5
|
5.5
|
其五、
创业风险
投资重心后移
明显。
2010年,创业风险投资对成长(扩张)期的投资金额占比高达49.2%,对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资金额仅占27.6%,低于2009年的32.7%。尤其是,对种子期阶段的投资出现较大下滑,投资金额降低至10.2%,
与
2008年水平
相当(见表
2)
。
表
2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所处阶段的总体分布
单位:%
成长阶段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种子期
|
4.50
|
5.20
|
30.20
|
12.70
|
9.40
|
19.90
|
10.2
|
起步期
|
12.30
|
20.00
|
11.50
|
8.90
|
19.00
|
12.80
|
17.4
|
成长(扩张)期
|
44.80
|
46.80
|
39.40
|
38.20
|
38.50
|
45.00
|
49.2
|
成熟(过渡)期
|
38.40
|
26.30
|
14.60
|
35.20
|
26.50
|
18.50
|
20.2
|
重建期
|
0.00
|
1.70
|
4.30
|
5.00
|
6.60
|
3.70
|
3.00
|
其六、
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成为创业风险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聚集地
和投资
退出的
主要渠道。
2010年,创业板新上市企业117家,65.8%
的企业
获得
创
业风险投资
,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3.51%
。
中小板新上市企业204家,56.4%
的企业
获得创业风险投资,
其中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6.96%。此外,有131家企业参与了“中关村非上市公司代办转让系统的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已挂牌和通过备案企业89家,已披露信息的企业中,获得VC投资的企业约占40%。
表
3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分布(2004-2010) 单位:%
退出方式
年份
|
上市
|
收购
|
回购
|
清算
|
其它
|
2004
|
12.40
|
55.30
|
27.60
|
4.70
|
0.00
|
2005
|
11.90
|
44.40
|
33.30
|
10.40
|
0.00
|
2006
|
12.70
|
28.40
|
30.40
|
7.80
|
20.60
|
2007
|
24.20
|
29.00
|
27.40
|
5.60
|
13.70
|
2008
|
22.70
|
23.20
|
34.80
|
9.20
|
10.10
|
2009
|
25.30
|
33.00
|
35.30
|
6.30
|
0.00
|
2010
|
29.80
|
28.60
|
32.80
|
6.90
|
0.00
|
2010年,
中国
创业
风险投资
通过
上市退出
创
历史
新
高,占全部退出项目的29.80%(见表
3
)
;其中,
81.3%选择在创业板或中小板退出
;
通过创业板退出
占
37.3%
,
中小板退出
占
44.0%。
可见,资本市场,尤其是
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
是加速推动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
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创业风险投资已成为扶植我国
高新技术企业
成长不可或缺
的
推动力量。
二、
创业板
与
科技创新
我们从来没有
像
今天
这样迫切地感受到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
到如此
密集
和快节奏的时代。
大家都深有感触,前几年相机还
处在
胶片
技术
时代,今天谁还在用胶片相机?
我国的汽车行业刚刚进入到引进消化技术和工艺高度成熟,正欲快速扩张发展,享受国人汽车消费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盛宴时,就遇到新能源汽车勃然兴起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苹果公司是国际上
颇具
创新力
且享有盛誉
的公司,他也
曾
沉寂
过。
这几年
他
加大了科技创新
的力度
,
不断开发推出的新
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把竞争对手远远的
抛
在了后边
。据最新报告,其智能手机
全球
市场占有率达到
19.1%,已超越诺基亚。
这
些案例
都给我们
以深刻的启示,不创新毋宁亡。
就
全球产业革命而言,每一次产业革命
的兴起无不
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
人类社会的产业经济形态始终处在不断演进变动中。世界
产业
经济形态的递进
,
正经历着
从产业经济
形态
递升到技术经济
形态
,
再跃进到
知识经济
形态的过程。
产业
形态越高端
,它
所对应
要求
的
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越高
。我国的产业形态,目前主体是产业经济,部分行业或领域处在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混合状态,少部分领域处在技术经济形态,知识经济还只是曙光咋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任何
知识经济
形态都
会逐渐沉淀为技术经济
形态,技术经济形态也一定会落伍为产业经济形态。
目前
欧美发达国家
不仅提出了知识经济
概念,
而且着手推动
建立知识产权银行
。其实质
就是
着眼于未来
知识经济
形态的竞争
,把最有活力,最可能
产生
发明创造,
形成
新的产业的
成果
,
运用金融创新的手段和工具把人类最新的研究
成果
纳入囊中,从
创新源头
上
控制
、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这类有复杂国际背景的金融资本,在
还没有形成知识产权
阶段,
就介入
一些创新异常活跃和敏感的领域,建立智库银行,这决不仅仅是
控制知识产权的问题,这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的遏制与控制,是
非常
隐讳却是致
命
的
。
这些动作的背后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是难以想象的。这些动向
应该引起我们
高度
的关注
和重视,及早采取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经济形态转型升级高度活跃时期,对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之际,如何使各级政府和市场力量都能够
沉下心来,扎实功底,各自立足本位,
发挥作用;借助资本市场平台,通过进一步明晰其各板块功能和定位,引导我国的
创业风险投资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创业风险投资价值发现的功能,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植力度;集成各种市场要素,
不断发现挖掘,培育保荐和吸引具有高度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到创业板上市
;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先导性产业,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能力,为经济社会成功转型服务,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
三、
创业板应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的鲜明旗帜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
21年
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中关村非上市公司代办转让系统的股份报价转让”
一整套
功能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它们在扶植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板块功能定位多以企业规模划分,导致中小板和创业板间功能定位尤其含混不清,板块特色不够突出和鲜明,影响了它们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创业板虽然突出强调了稳健和成长,但对科技创新主导不够,使得大量虽规模稍小、赢利能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但却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特别是网络型企业,不得不寻求海外上市。这些优质上市资源的外流,以及它们在寻求上市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业板在实践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方面的影响力。为使创业板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倡导鼓励自主创新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凝聚力的一面鲜明旗帜,凝聚更多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上市,培育锻造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1、
突出创业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的功能定位,以区别于中小板创新创业的功能定位。坚持以“四性”原则选择创业板上市企业:强调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特征,弱化上市企业的当期盈利水平。建立创业板与场外非公开市场对接的制度。
2、
坚持以市场化机制确定股票发行定价制度,尊重市场价值判断。重视并加大投资风险警示教育;加强对上市企业的诚信教育,严格对信息披露的规范和监管;对重大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诚信、股票市场价格低于净资产的企业,坚决实行予警退市制度,通过不断逐除劣币,提升创业板市场价值。鼓励具有诚信和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再融资和实施股权激励。
3、
实行上市企业保荐人与企业股票市场表现挂钩的制度。对被保荐上市企业,受到市场监管部门约谈、警告、退市处罚的企业保荐人,给予公开谴责等相应行政和经济处罚,直至取消保荐人资格。建立保荐人发掘保荐优质上市企业的市场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上市企业质量,降低市场风险。
4、
实行投资创业板(包括中小板)企业,至少锁定三年期监管制度。三年锁定期不以企业上市时限为依据,若投资期限届满三年,上市后随时可以解禁,引导和鼓励
创业风险投资
和
战略投资者投资初创期或成长期企业。执行国有
创业风险投资
豁免国有股化转社保基金政策,实行双标准审定,自动豁免的审批制度。即“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时满三年”,
减化审批程序,降低市场成本。
5、
各级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借力资本市场发展经济,推动创新创业。应着力围绕“孵化、抚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创造政策环境和条件,加大资源配置,集聚创新要素,从源头上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活力与产业竞争能力。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应厘清功能定位,着力扶植
种子期和起步期
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承担培育创新经济体政府必须付出的和必要的代价,弥补市场机制失灵,
引导
社会投资重心
前
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