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关于加快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2-02-17 南发〔2012〕1号
按: 广东 佛山 南海区积极探索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新路子,并且 出台《 关于加快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及其融合创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巨大作用,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金融创新、科技创新活跃的“金融硅谷” 这些经验 做法值得各地 学习 借鉴。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金融创新,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及其融合创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巨大作用,实现南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富民强区幸福南海”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认识,明确目标
1.高度认识金融、科技融合创新的重要意义。佛山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科技和金融是产业腾飞的一对翅膀,科技与金融相融合是促进产业裂变的核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科技创新融合是突破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发展硬约束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区域转型升级、提升区域战略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富民强区幸福南海建设的内在需求。
2.充分认识推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的必要性。2010年,我区率先提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观念意识、扶持力度、工作成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全区发展需求相比,金融、科技创新融合工作也有待加强。面对挑战,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推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将金融、科技融合作为贯穿经济建设全局的主线,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切实增强做好金融、科技融合创新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金融、科技融合创新赢得新一轮发展和竞争优势。
3.明确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区”)和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龙头作用,聚集金融、科技核心要素,充分发挥民企、民资、民智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全区金融、科技融合工作的新模式和运行新机制,用市场机制配置金融、科技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创业(股权)投资公司达到200家,创业(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500亿元;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创新金融科技服务机构达到30家;培育8-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产值1750亿元,新增产业载体建筑面积累计达到1000万平方米。
二、建立健全金融创新服务体系
4.加速创新型金融机构聚集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区作为全省金融创新平台的龙头作用,大力吸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产业基金等机构进驻,致力建设中国最佳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聚集区。积极发展融资租赁、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公司、企业财务公司、养老险公司、村镇银行、科技信贷等创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努力吸引各类金融要素聚集,逐步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集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南海创投、南海高技投等公有资产的杠杆作用,鼓励各镇(街道)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5.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及服务。鼓励和支持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和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充分发挥我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的优势,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积极拓展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模式。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推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小额信贷保险、小额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担保产品及服务。
6.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建设。鼓励和扶持优秀企业在境内外各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15年各类上市公司达50家。积极争取“非上市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即“新三板”)试点机会,努力构建企业产权交易所和知识产权交易所,提高各类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积极推进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引导和扶持优秀中小企业发行区域集优债、集合债权信托基金、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
7.建立和完善金融中介服务市场。引进和培育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担保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保险经纪公司、金融教育及培训等金融中介机构。加强对各类中介机构的规范和引导,统筹政府与社会中介的资源,提高各界对金融知识尤其是创新金融知识的认识,提升对现代金融资源的运用能力。完善财政对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制度,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中介机构的作用,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搭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努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三、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8.多渠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稳步提高财政资金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增加各类重大科技项目的扶持额度,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公有资产在保值增值的原则下,要积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公共创新平台、科技产业载体的建设。鼓励各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各类研发中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域。多策并举,持续提高科研投入水平,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9.加快主题鲜明、错位发展的产业载体建设。把握南海高新区与国家级佛山高新区整合提升的机会,努力打造国际化高新区,提升全区产业园的整体层次。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光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利用财政资金、公有资产及民间资本的力量,加快桂城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罗村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和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城、里水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丹灶广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九江广东医疗无纺布产业基地、大沥中国南方生物医药产业城等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以瀚天电子科技园、天安数码城为代表的产业社区建设体制机制,到2015年建成10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形成各镇(街道)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各园区之间产业划分精细化、产业链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
10.加强公共服务平台与孵化器建设。以突破核心技术、孵化和培育新兴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为着眼点,统筹各界资源,合作共建一批具有新兴技术研发和产业集聚能力的重大创新平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推进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南中心、中大佛山研究院、香港科大LED工程中心、广东平板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中医药生物科技产业中心、南海云计算和软件公共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
11.推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在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投融资参与等方式,为产学研工作配置更多的金融、科技资源,利用金融的手段和力量,促进产学研项目加速成熟和产业化。甄选一批主题园区和品牌园区作为有关院校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孵化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上市企业和龙头企业。
四、建立健全金融、科技融合创新支撑体系
12.全面实施“选种育苗”行动计划。“选种育苗”行动计划是落实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要充分整合现有金融、科技资源,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区、镇(街道)有关部门要积极联动、形成合力,通过激活民资、汇聚民智、引入外脑、嫁接外资等手段,对入选企业提供一条龙的绿色服务通道。要强化科技产业招商队伍建设,统筹区科技部门及各镇(街道)、园区、产业社区招商资源,加快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项目,扶持一批优秀“种苗企业”,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13.充分发挥民企、民资、民智的积极作用。民营企业是南海经济发展的根基,民资富集是南海强大的竞争优势,民间智慧是南海再创新、再出发的不竭动力。南海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启发和汇聚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必须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加强对南海企业家的培训,推动企业家主动“洗脑”,开拓企业家思维,提升其对现代金融、科技、产业的认知度,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创新项目投资,推动民间资本流向新兴产业领域。
14.搭建金融、科技、产业对接平台。努力将“中国(广东)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举办成全国性的品牌盛事,并以此为平台,加强科技项目与社会资本市场的广泛对接,着力构建覆盖全区、面向海内外的金融、科技对接平台。支持各镇(街道)广泛开展科技金融或创业投资项目专题对接活动,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结合。探索建设南海金融、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重点科技企业、科技项目名单定期发布和信息通报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跟踪服务。
15. 深化粤港澳金融、科技交流与合作。争取国家及省政策支持,将三山新城建设成为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充分利用香港、澳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转运中心的优势及三山新城的交通地缘优势,将三山建设成为粤港澳金融、科技对接及创新融合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南海与港澳地区的长期合作优势,大力推动港澳风险资本、金融后援、教育培训及高科技产业化项目落户,并积极促进与南海金融、科技资源的对接与整合。
16.推动金融、科技与城市发展的互促融合。加快金融核心区建设,以千灯湖为核心构筑东部南海城市中轴线,加快金融区A、B、C、D区建设,凸显金融区的核心引领作用,带动东部城市、特别是沥桂城区的城市更新和发展。大力推动沥桂一体建设,实现沥桂规划一体、交通一体、产业一体、环境相容、民生均等,打造广佛同城先行区。加快新交通系统建设,改造提升区域水系环境,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端平台和优质环境。
17.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立区,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建立金融、科技人才数据库,加强对领军人才、尖端人才的引进,巩固和提升区域金融、科技人才竞争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综合使用财政、金融等多种手段,促进科技人才与金融资本的对接。以狮山大学城为依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南海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源源不断的优质产业人才。
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员会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2012年1月13日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