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科技金融结合,助推转型创新
2012-04-12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收益高、风险大等特点,特别需要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近年来,我市科技部门在上级科技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深化科技管理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开展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引导银行、创投、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一)科技金融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明确提出把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2009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制定了《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苏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科技保险费补贴资金使用办法(试行)》、《苏州市科技贷款贴息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苏州市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资助暂行办法》、《培育发展创新先锋企业的指导意见》、《苏州市科技支行风险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贷款利息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体系,使科技金融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为更好地开展科技金融工作,我市专门成立了苏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科技金融网上服务平台,搭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桥梁。服务中心开发了科技企业数据库,并有效整合了银行、创投、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通过打造“网上科技金融超市”,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科技融资服务。目前平台上的科技企业已达30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80余家。
三是建设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1)、2010年,在全省率先设立了5000万元(目前规模已达1.5亿元)的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准备金,与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合作开展了以“科贷通”为服务品牌的科技信贷业务。“科贷通”品牌效应在广大科技企业和社会各界获得积极反响。(2)、2010年底,全省首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的融达科技小贷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苏州高新区、吴江、张家港等地也相继成立了科技小额贷款公司。(3)、交通银行在我市成立了全省首家科技支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科技支行也相继成立。市政府为鼓励交通银行科技支行开展工作,设立了1亿元风险池专项资金。(4)、我市各类创投机构达到184家(截止2011年底),注册资本金377亿元,管理资金规模72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0%和60%多。2010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目前最大规模、总规模为600亿元的的母基金—“国创母基金”正式成立,并落户苏州。今年,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苏州工业园区沙湖股权投资中心挂牌成立了“千人计划创投中心”。
(二)科技金融结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市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通力合作,通过风险补偿、贴息、奖励、参股等手段,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扎实推进各项科技金融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一是创业投资空前活跃,投资阶段明显前移。 截止到2011年底,累计投资项目1103个,投资金额214亿元。2011年共投资项目418个,投资金额76亿元;仅2011年就获得部、省创投引导资金风险补助经费2314万元,列全省第一。当前我市创业投资呈现“三个为主”的特点,一是以创新型企业为主。去年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为192家,金额36亿元,分别占当年投资总数的45.9%和47.3%;二是以新兴产业为主。投资项目数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新材料,高端制造业,光机电一体化,软件产业,生物工程,新能源,网络通讯,智能交通。
二是科技信贷加快推进,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 (1)、“科贷通”项目从2010年5月实施至今,已为3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授信43.1亿元,发放贷款27.15亿元,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十分明显。(2)、通过参股科技小贷公司,引导小贷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通过“债权+股权”的贷投结合、期权转换等创新模式,已分别为32家和13家企业提供了3.8亿和1.1亿元贷款。(3)、苏州工业区与国开行合作建设的统贷平台成效显著,已累计向166家企业发放209笔委托贷款,总额达2.4亿元。(4)、交通银行科技支行采取“银行+政府+担保+保险+创投”的合作方式,在准入门槛、担保方式和利率等方面较传统银行均有突破,截至2011年底,已对接300余家科技企业,已为1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贷款10.4亿元。
三是科技保险试点扎实开展,创新险种服务企业。 我市高新区在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中,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积极投保,取得良好成效。截止2011年底,苏州高新区共有62家( 次)高新技术企业投保科技保险,保险险种涵盖财产一切险、关键研发设备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雇主责任险和出口信用险等,总计投保保费达2766万,总保险金额354亿元,高新区管委会对参保企业发放保费补贴近300万元。其中2011年度,企业16家,缴纳保险费金额880万,总保险金额150亿。
为更好地开展科技保险工作,市政府于2011年6月设立了科技保险专项资金1000万元,结合科技信贷工作,与人保、太保等公司合作,在交通银行科技支行开展了“科技信贷履约保证保险”、“应收账款保理”和“应收租金保理”等试点工作,采用“442”模式,即政府、保险公司、银行承担风险的比例为4:4:2,目前已为2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发放贷款5000多万元。
科技金融工作的开展,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模式,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得到一定缓解,一批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三)下阶段科技金融工作思路及建议
苏州的科技金融工作刚刚起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下阶段的深入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我们培育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源,成为吸引各类金融资本、风险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要源头;另一方面,随着创业板的启动,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金融资本、风险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主动支持科技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需求日益强烈。
下阶段,我市将围绕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紧抓苏南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扎实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积极为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各类资本,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加快对接的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各类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1、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环境建设。希望各地在我市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全面、规范、协调地开展科技金融工作,并通过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帮助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获得融资。重点要在政策和操作办法的制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
2、建立上下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落实厅市会商精神,积极争取省厅资源,形成省市联动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模式;同时,与市(县)、区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结合工作。重点要在明年的计划中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建议各地在科技信贷等领域先试先行。
3、积极开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市科技局拟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引导创投机构投向初创期、种子期的科技企业;进一步与银行和专业公司合作,积极探索科技信贷新业务的开展。重点在科技金融租赁、集合信贷等方面,建议各地在风险补偿、贴息等开展工作。
4、积极探索建设产权交易市场。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开展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为非上市公司股权、私募股权投资交易提供市场平台;发展技术产权交易,促进专利发明转化为生产力。重点要在科技企业的筛选、成果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