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创业板扩容与监管孰重孰轻
2012-05-07 资料来源:大众证券报 曹中铭 2012-3-31
创业板已经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果执行第二套标准,门槛降低之后,后果可想而知。而笔者更为担心的是,如此情形下,创业板将变成自然人股东、创投等套现的天堂,更有可能成为包装粉饰上市的“集散地”。
  在“上市公司‘南山板块’跨越一百高端论坛”上,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表示,资本市场吸纳新兴业态和创新型企业面临新需求,特别呼吁符合创业板第二套较低标准的企业,以及互联网、服务业、创投动向等类别的公司积极上市。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就创业板的第二套标准向市场喊话。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创业板上市的盈利标准,即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显然,后一套标准(第二套标准)的门槛明显要低得多。如果“被执行”,更多的中小企业将可以跨过门槛,进而在创业板挂牌。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大力推动“小而新、生面孔”的企业上市,表明未来创业板还将大幅扩容。
  “10年磨一剑”的创业板推出两年多以来,就饱受市场的质疑与诟病。主要表现在,其一,“三高”发行泛滥成灾。由于创业板公司头顶高科技、创新型的光环,并且身披高成长的外衣,再加上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大肆吹捧,超高价、超高发行市盈率现象非常普遍,像新研股份发行新股时,其发行市盈率甚至高达150.82倍。
  其二,成长性不佳。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不仅落后于深市中小板,甚至还被沪深主板远远地抛在后面,高成长神话变成了低增长的笑话。尽管深交所认为其业绩增长普遍存在所谓的“耐克曲线”,但为什么不等到“曲线”“走好”之后再上市融资呢?
其三,创业板市场呈现出鱼龙混杂的格局。本来是为新兴产业或创新型公司服务的创业板,最终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要流通盘、盈利等符合条件,都能招至麾下成为其中的一员。
  其四,疯狂套现。自然人股东、创投等是创业板公司发起人股东的最大特色,面对着高估值,这些“特色股东”在所持股份解禁后,纷纷疯狂套现在市场中已不算什么“新闻”了。特别是创业板公司高管的套现行为,对于投资者信心上的打击,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此外,创业板市场频现的疯狂投机现象,也常常受到关注。
  创业板之所以存在上述多方面的问题,与监管的缺失与缺位密不可分。事实上,拟发行人欲闯关创业板,在盈利条件上目前执行的是第一套标准。而且,如果企业刚刚符合条件,真正过关也不件容易的事;只有那些盈利能力大大高于标准的企业,才有可能顺利通过审核。即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业板已经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如果执行第二套标准,门槛降低之后,后果可想而知。而笔者更为担心的是,如此情形下,创业板将变成自然人股东、创投等套现的天堂,更有可能成为包装粉饰上市的“集散地”。
目前沪深两大交易所,处于明竞争、暗角力的阶段。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其交易所挂牌固然无可厚非,但更应该注重市场的承受能力与投资者的感受。追求政绩虽然重要,但却不能让投资者埋单作为代价。上交所的“国际板”曾经让投资者吃尽了苦头,这样的教训不应被遗忘。笔者以为,深交所在创业板推行第二套标准问题上,需慎之又慎。扩容与监管问题,应该在强化了监管之后再考虑扩容。当市场万事俱备之后,还怕扩容的东风吹不起来?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