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宝利纳的苦恼和希望——科技金融“上海模式”调查
2012-09-13 资料来源: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 傅贤伟、章迪思 2012-8-13
编者按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企业是主体。让创新活力涌流,不仅要调动大企业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大批中小企业的积极性。然而现实却是,优质大企业银行踏破门槛送资金,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则受到资金制约。正如希腊神话中的 “阿喀琉斯之踵”一样,资金制约这一痛处,虽小但足够致命,伤害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个企业,更有可能是新兴产业的未来。痛处必须解决,难题理应破解。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形成了有影响的 “上海模式”
吴驰飞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9年,他变卖房产创办了一家名叫宝利纳的新材料企业,主要经营PET塑料的回收改造。然而,这笔“循环经济”的好生意,由于资金链捉襟见肘,并没有真正盈利过。
在向多家银行打听贷款业务时,吴驰飞听到了一则“传奇”:几年前某银行借了500万元给一家没有厂房、没有抵押的企业。当时贷款银行还一度受到同行的“嘲笑”。没想到,公司一旦渡过难关便迎来转机,还通过上市募集了19亿元资金,业务开展如有神助,销售额飚升,一跃而为行业排头兵。
吴驰飞心想,这样的“传奇”能落到自己头上就好了。
硅谷银行能否复制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州,吴驰飞发现,那里的创业者没有这样的烦恼。那里有著名的硅谷银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近20年来,理论上高风险的硅谷银行,每年的坏账损失率不到1%。1993年到2010年,其平均资产回报率17.5%,反而高于同期的美国一般商业银行。硅谷银行的成功之道,在于既有类似于普通银行依靠存贷差的赢利模式,又有类似风投公司,通过股权投资、上市与并购兑现的赢利模式。可以说,硅谷地区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发源地,也尝试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可能。
在上海,有许多企业和宝利纳一样,轻资产,可供抵押的物产寥寥无几,而核心资产——技术、专利,银行不仅“很难懂”,也“很难信”。于是这些年来,本市科技和金融主管部门都在思索,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能否在推动金融界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方面,率先做出探索?
2009年,上海启动科技金融创新方案的探索。科技金融并不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帮助金融业发展,而是指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理念和服务模式,让这些可能酝酿出下一个乔布斯、马云的创新型企业,不再为资金而头疼。
科技金融创新,对于正处转型发展期的上海意味着什么?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林旭伟长期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打交道,他认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大多在初创时期享受过孵化器政策、转化政策、国家创新基金政策等扶持,他们要维持原状“活着”并不难。但若要追求政策效应最大化、让企业的发展服务于城市转型发展,必须帮助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合适的科技金融方案就能在关键时刻支撑一把。一笔几百万、上千万的贷款,很可能让企业的销售额跃升一个新台阶——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从几千万到上亿元。如果全市有一百家企业如此跃迁,则带动效应不可估量。
九成贷款需求未能满足
科技金融创新到底有多迫切?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从银行获得80亿元—100亿元贷款资金,但经测算,实际信贷需求总量达800亿元—1000亿元。
吴驰飞的学生、公司技术骨干张靓 算了一笔账。公司从上游企业购买经过初加工的PET塑料,将其加工成为用于汽车内饰、电脑外壳、排水管道等的工程塑料。公司现有产量为每月400吨,材料成本大约240万元,一个月的毛利润是92万元。如果没有流动资金,这点钱又要补充原材料、又要发工资、还要算上设备折旧,净利润几乎为零。相反,如果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公司不仅能扩大产量,还能上一条自己的预加工流水线,降低原材料进价。
去年底,通过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科贷通”平台,宝利纳购买了短期贷款履约保险,经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统一预审,向上海银行申请500万元一年期贷款。今年年初,申请的500万元资金已到位,月产700吨的生产线正在建设,科技金融为宝利纳带来了希望。
事实上,宝利纳并非幸运个例。这几年,市科委、市金融办正在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的新模式,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推出的 “科贷通”、“小巨人信用贷”等融资平台中,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由此打开了通往银行的融资大门,而且门槛也越来越宽。
以“小巨人信用贷”为例,市科委认定的小巨人及小巨人培育企业,只要符合银行审查,可以无需任何实物抵押,直接凭信用贷款。而“科贷通”,是指没有抵押资产的企业,只要向指定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购买 “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或担保),即可申请贷款。如果企业按时还清贷款,保险费(担保费)的一半还将返还。一旦出现“坏账”,市科委承担25%,保险公司承担45%,银行承担30%。
“二次撬动”成为可能
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上海,还有不少省市也在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方案,有的甚至比上海起步更早。与其他省市依靠政府推荐的方式不同,上海的科技金融模式,特点在于“二次撬动”,用政府的手撬动银行的贷款兴趣,再由此撬动整个市场。依据市场规则,相关各方自觉自愿坐下来,共下科技金融这盘“棋”。
浦发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是业内的先行者。早在2010年,他们以纯股权质押的形式向一家网络传媒公司发放1500万元贷款,很快获得了后者来自软银公司的2亿美元风投资金存款。去年他们又率先推出“小巨人信用贷”。未来,浦发银行还将大力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这意味着银行的“眼光”直接决定着自身的竞争力和长远利益——优质的存款客户,日后成长、上市,都是和银行利益捆绑的。
许是出于“鲶鱼效应”,近几年各大银行纷纷推出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方案。中国银行的“张江模式”,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在授信审批机制中引入张江科技专家评委,提供科学的授信方案和灵活的组合担保方式。交通银行推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基地,依托总部在上海的地域和政策优势,缩短审批层级,创新金融产品一经开发,可以即时投入市场。
正如一位银行界人士所言,在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还是依靠存贷差的当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不得不争取的“蓝海”。这种积极态度,是上海的科技金融模式得以成功的保证。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