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投资论坛
苏州市深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调研报告
2013-02-06 资料来源: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 2013-1-22
近年来,苏州市紧密围绕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结合,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充分发挥苏州在产业聚集、资本聚集、科技资源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科技信贷、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为手段,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为保障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为苏州市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 注重科技金融政策环境建设,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
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2009年苏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五个办法的通知》,覆盖信贷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险费补贴、贷款贴息和上市融资资助等内容,初步形成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政策体系。之后,苏州市又相继出台支持科技支行、创投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区域投融资环境。
在加强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建设的同时,苏州市在落实国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方面不断加大力度,重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的落实,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困减负。201 1 ,全年共 为1639家企业落实了42.5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额,同比增长31.1%;为 926家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达38.2亿元,同比增长41.5%。
(二)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在全省率先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科技局、财政局推荐的企业,合作银行简化审批流程并以优惠利率提供不低于10倍风险补偿资金的授信额度。截至2012年8月,专项资金累计帮助474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44.9亿元,撬动银行贷款倍数达到20倍,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明显。
设立科技贷款贴息资金,为成长期企业实施科技项目所发生的利息提供补贴,申请企业年度资助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每个项目累计资助额不超过50万元,累计为近百家科技企业支出贷款贴息,很好地放大了财政资金支持作用。
设立科技保险费补贴资金,对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购买科技保险的保险费给予补贴,给予不超过保险费50%的补贴,每个单位年度补贴总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另外,为鼓励企业购买科技保险,苏州市对参保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给予优先推荐和立项。
在全省率先设立 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创业投资引导资金1000万元 引导和支持创投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投资,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按实际投资金额的2%、最高100万元给予风险补助。
2011年苏州市财政以及下属5市4区共同出资设立1亿元的科技支行风险池专项资金,专门针对科技支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当科技支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产生损失时,由市、区县和科技支行按4∶4∶2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
(三) 加快发展专营机构,建设多层次支撑服务体系
银行专营机构建设起步较早,早在2008年招商银行在苏州成立了全国首家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 —— 小企业信贷 中心,随后交通银行、江苏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银行相继成立科技支行,大多数银行也都成立了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其中,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作为苏州首家科技支行,截至2012年11月末,已累计为364家中小企业授信49.94亿元,贷款余额16.3亿元。
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快速发展,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投资重点,投资阶段不断前移。目前全市共有创业投资机构209家,实收资本345亿元,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继续保持在全省和全国的领先地位,形成了沙湖创投中心、财富广场投资中心以及城区创投中心等3大创投集聚区。
快速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化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2年9月末,苏州市已有小额贷款公司80家,其中科技小额贷款公司4家。
此外,苏州市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苏州产权交易中心已于2011年相继成立,进一步完善苏州科技担保体系,加快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 搭建不同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统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
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苏州市注重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多层次合作,打造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合作的各类服务平台和服务综合体,实现资源聚集、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
在政策性平台方面,苏州市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一方面通过管理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财政专项资金,不断集成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有效整合银行、创投、担保、保险等金融资源。通过平台有效化解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集聚共享,科技和金融业务高效衔接。目前苏州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4592家,合作金融机构包括了工、农、中、建等17家银行机构。
在信贷平台方面,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作为苏州地区首家科技支行,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创建了“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的“苏州模式”,由银行提供“低门槛、低利率、高效率”的贷款,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实行优惠的担保措施,保险公司对银行贷款设计专门的信用保险产品,创投机构和银行合作进行银投联贷,全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统贷平台方面,苏高新创投集团与苏州农行合作,采用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方式,以创投集团为统贷平台,2010年获得苏州农行二年期授信3000万元,已向区内领军人才项目天准精密、芳磊新材料等初创期企业投放资金。苏州科技城管委会,以科技城创投为主体,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建立统贷平台,规模1亿元。
在科技保险方面,阳光财险、国泰财险、太平财险等六家保险公司,联合交通银行苏州分行组成的“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共保体”,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共保体,银行、保险、保险经纪等金融机构联手提供创新的集成金融服务,在全国同类项目中属破冰之举。
(五)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
苏州市科技局联合相关银行,针对创业园内初创期企业的“微小贷”项目、针对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池贷款”项目、针对快速发展期企业的“科贷通”项目、以及针对高端人才企业的“集合信贷”项目,形成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贷通”科技金融系列产品。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走金融产品“无形资产价值发现”之路,陆续设计出科技之星、履约保证保险贷款、基金宝、订单贷、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品种。
探索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支持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2012年苏州高新区成功发行全国首支“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1.8亿元,这是科技部与银行及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的一项科技金融探索性工作。苏高新创投集团充分利用集团所属基金的项目资源,整合所属担保公司的资源,与券商、银行开展合作,通过发行私募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六) 强势推动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投融资环境
重点实施姑苏人才计划、“1010”工程和“海鸥计划”等招才引智计划,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技能科技人才,以科技人才为支撑,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2012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亿元,共引进姑苏领军人才118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1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6人,三类人才累计分别为347、105和301人
加快建设各类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的人才优势,合作建设各类引智平台和基地,吸引更高层次人才、资本集聚,合作实施科技创新和成果就地转化。如苏州市与中科院联合建设中科院纳米研究所、医工所,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建设创业园,吸引三星电子、摩托罗拉等企业研发中心入驻。
为人才创新创业优先落实财政支持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在风险补偿、保费补贴、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中优先受理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申请。对经营业绩优异的人才企业,还会进一步提供奖励性资助,并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发挥创投资本功能带动科技与人才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2011年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年落户苏州,这是国内首家服务于“千人计划”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引导、汇聚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人才创业,进一步优化苏州高层次人才创业的投融资环境。
此外,苏州人保财险在全国首创推出了领军人才卓越保险计划,涵盖意外、健康、财产、责任的全保障管理,为“领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为政府的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保险配套产品和服务。
二、主要经验
(一) 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在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的过程中,苏州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牢固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竭心尽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相关部门经常深入研发和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开展各类融资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主动服务的意识来源于苏州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未来发展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一种自觉的、内生的发展欲望,汇聚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推动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促进苏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 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统筹各部门力量和资源
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涉及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方方面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配合。苏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意义,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识,财政、科技、人民银行、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加强协调与沟通,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研究落实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强大政策合力,共同推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以科技金融的互动创新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三)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科技创新具有研发投入高、转化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的特点,特别需要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苏州市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灵活运用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共同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满足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宏观调控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建立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完善担保、补贴和奖励机制,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各类资源,为科技金融结合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银行、创投、小额贷款、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工具和服务,通过市场化方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实 现各类科技要素和金融要素的优化组合,推动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携手发展,共同成长。
(四) 以服务人才创新创业为突破口,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
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能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苏州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苏创新创业,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先引导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向科技人才集聚,营造保障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融资环境,努力推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在优先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上实现深度对接,催生了一大批原创性高科技企业,以产业集聚培育人才,以人才支撑引领产业、实现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引领和助推苏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政策启示与建议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市已基本建成集 科技信贷、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科技保险、创业投资、股权交易、债券融资为一体的企业成长金融服务体系, 走出了一条有苏州特色的科技和金融结合之路,值得国内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也为从国家层面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提供了启示。
(一)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支持科技金融结合创新实践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与“一行三会”全面建立部行(会)合作机制,研究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切实管用的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深化与银行、保险、担保、债券等金融机构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探索投贷联动、联保联贷、区域集优、集合票据等产品、服务、模式创新。
(二)统筹调度各类资源,加强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
科技金融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在不同领域都培育和发展了一批专业机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各个领域的服务主体功能单一,科技金融创新资源分散,风险集中度高,风险收益结构不合理,企业融资困难仍然存在。借鉴苏州经验,科技金融结合应该走专业化道路,向综合化发展,在不断提升各领域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同时,应加强各领域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统筹调度政策性和市场化元素,有效集成和有序管理各类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立体式、差异化、全方位的服务支撑,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
(三)探索建立中央财政支持科技金融结合的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引导激励力度
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争取在中央财政设立科技金融工作专项资金,对口支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采用补偿、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银行、创投、保险、担保等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贷款方式创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另外,要进一步研究创投机构税收优惠、引导扶持政策,推动创投行业健康发展,特别要加大支持国有创投的力度,大力培育壮大天使基金、种子基金,引导创投机构加大对早期项目投资。
(四)引导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健康发展,加快科技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是集融资、担保、保险、评估、咨询、法律、财务、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通过完善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集成和高效对接,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多方合作共赢和长远发展 。但是,当前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运营模式亦有所差别。下一步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一方面指导和支持各地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以此为抓手推进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服务,引导各地深刻把握金融服务的特点和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规律,为科技和金融结合提供支撑服务。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