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金融创新要紧贴实体经济
2013-04-17 资料来源:求是 史建平 2013-1-1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大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践表明,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规模、结构、增长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水平,但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市场发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增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金融与货币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央先后调整货币政策,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支持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第一时间调整了宏观调控的目标,随着危机的扩散蔓延,又加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灵活性。实践证明,适时调整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为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全力推进金融创新,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总的看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是基本适应的,但也存在着问题。集中表现为一些金融业务和金融交易与实体经济脱节,未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促进作用。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特别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在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脱节,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过度而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虚假繁荣和泡沫经济,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的根本原因却在于金融制度和体系不完善,金融业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1—2012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6位,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排名第48位,金融服务便利程度到了第60位,金融压抑现象严重。
  第一,从信贷规模与信贷结构来看,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金融资产达119万亿元,总体上并不存在资金短缺。但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却不够充足,不少产业和地区长期性资金短缺,而大量社会资金又找不到投资出路。这一方面是由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畅,资金周转率不高,另一方面在于信贷结构不合理,银行贷款过多地流向国有部门而中小企业却常常无钱可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错配与浪费。这反映出我国金融体系单一、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等深层次问题。
  第二,从我国金融体系格局来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比例明显失衡。根据融资规模、总资产及相关指标来看,银行业在我国社会融资格局中占的比例明显过高。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目前我国债券存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50%,远低于美国的150%和日本的25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100%的平均水平。这种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结构,导致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弱化,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还使得企业财务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体系,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第三,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使融资渠道多样化、融资形式灵活化,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不同需求,增强经济活力。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尤其是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基础性产品发展滞后,不能高效地为企业融通资金,在优化资源配置和鼓励创新等方面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股票市场在一些时期脱离企业基本面和经济基本面暴涨暴跌,无法体现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因此,这就要求金融业在紧贴实体经济需求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深入研究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对包括金融组织和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风险防范、民间金融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统筹,系统设计,稳步推进改革。要继续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满足经济转型的多元金融需求。要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作为资金价格,是活跃市场交易、合理配置资源、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工具,只有通过利率的市场化,才能把金融资源配置到最需要资金、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中去。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各类股份制的小型金融机构,并探索通过建立地方性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和改善对小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还要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展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进一步发挥传统金融渠道特别是银行对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融资的主渠道,应当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业务经营转型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把信贷更多地投向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要与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支持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建设项目,增强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和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在银企关系中,银行也应着眼长远,解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切实降低企业发展的融资成本,在促进企业发展创新中为自身创造长远发展空间。
  以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是金融不断创新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新兴行业需要全新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长期困扰我们的薄弱环节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这就需要加快推进金融创新予以解决。同时,金融运行中的风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需要我们通过金融创新来管理风险。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项目投资回报率开始下降,长期以来银行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政府走的投融资模式亟待改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金融体系过去所做的更多的是资源跨地域、跨行业的配置,而将来金融跨代配置资源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这都要求我国金融制度、金融组织、金融产品要大力创新,从而使金融资源顺畅地流向经济的各个层次,实现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高效对接。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