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会长、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
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科技金融
与产
业对接问题
。
今天的
主题
非常有意义,十八大明确
指出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确立了
以企业为主体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这一战略
,
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尤其
离不开
千百万
企业,
特别
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
的参与
。如何使企业成长
更加稳健
,
不断
提升
其竞争能力
,需要科技
创新助力和金融扶持。
科技如何和产业对接,金融工具如何和科技产业对接,
这些都
是需要我们
不断深化认识和
探讨
解决
的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很紧迫的
战略任务
。到2020年
全面
实现
我
国小康
社会目标,只有
短短
八
年时间,
到本世纪中叶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也不过三十几年时间。
如何在
有限
的时间
,
实现
宏伟
目标
,
需要我们调动方方面面的创新力量,
切实
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
。
这
也
是我们
当前
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
急需解决的
问题。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许多传统产业面临改造、升级的任务,
我们
要
大力
培育
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在
未来
全球
产业链中占据高端,更
需要
孕育
和催生先导性产业
。
我们要
大力鼓励培育和发展
现代科技服务产业,
以支撑和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服务于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和
先导性产业的孕育
与催生
。
在这样的时
点
,
与
大家探讨
交流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极有现实意义。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交流四方面问题。
一、科技金融
创新试点情况
为了
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化,充分发挥
科技支撑引领经济
社会发展作用
,201
1
年,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五个部门在全国选择了16个地区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创新试点。包括北京中关村、天津市、江苏省、
广佛莞深、
武汉市
、成都高新区
等地区
。试点的
目的是为了
突破
体制、制度
和
机制上的障碍,
推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科技与产业对接,产业与金融对接的路径与模式,
为科技创新产业
化
提供
切实有效
的服务和支撑。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应该说取得了可喜的
成效
。
我在很多场合讲,科技金融
是中国原创,是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创新产物
,在国际上鲜有听到科技金融这样的说法。为什么
她
在中国诞生,并且显示
出
旺盛的生命力
?这
是因为我国的经济
社会
转型
升级,
需要科技支撑引领,需要金融注入实体经济,需要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在
推动
科技创新产业
化进程中,科技与金融这两个经济起飞的强大推手,共同发挥作用
。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科技
创新
体系
一直处
在构建
和完善中。
构
建
一个
适应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规律
的政策环境和空间
,离不开
政府
的
引导
和推动
。十八大明确提出,
要加速构建完善
以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市场经济体系。
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
发展
科技
创新产业,
就
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十七届五中全会
,中央就
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科技投入
效益
,促进金融和科技结合
。
这就为科技
和
金融
结合指出
了方向。要
发挥
科技支撑引领,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与效益,核心是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机制
。
科技体制
改革的目的
是
什么?就是要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使
全社会的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
高
,提升科技企业成长
与产业
的竞争能力
。
所以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益
上做文章。
深化
科技体制改革的
切入点和
重要抓手是要
牢牢
抓住资源配置
这个杠杆
,
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制度与机制
,更好的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调动积聚整合全社会资源推进科技创新
。这种政府引导和市场
化运作
的环境
与
机制是什么?
归根到底
是
促进
科技
和
金融
结合的环境与机制
。
因为
科技金融是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
和放大
作用,
通过营造相应的政策环境,
调动
集聚
社会各方面的科技创新
要素与
资源,对接各种金
创新
工具,
推动
科技创新产业
化,
这就是中国科技金融
的实质
。
发达国家市场高度发达,政府不需要引导,
便
可以
充分
发挥市场的
资源基础性
配置作用。在中国不行,我们市场经济体系还在构建过程当中,它的资源
基础性
配置作用
与
效益比较低
。因此,在我国
才出现了政府引导
推动、市场化运作
的科技金融
。
所以
说,
科技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新实践产物,具有
特定的概念和内涵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必须要发挥政府的引导
作用
,没有政府的引导
,构建
市场经济体系就会经历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但是完全
由
政府主导也不行,一定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这种机制
,
就是
在政府引导下,
各种金融工具
的组合运用
,
因为金融
本身诞生于市场、成长于市场,它
遵循的
是市场
规律与
机制。
今天有很多媒体朋友,我们
应该
有自信来谈论科技金融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产物。
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
先进
经验,但是只能学它的精神
和理念。
科技金融一定是我们自己来探索创新。并且一个地方的创新
实践
也不可能
被
另一个地方照搬照
套
,因为每一个地方的科技资源不同,金融条件不同,
政策环境不同,
产业基础不同,所以科技
和
金融结合
创新实践
一定具有区域特色。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
一些试点区域通过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和机制转变,有效地促进了
政府职能的转变,
使其
更好的服务于科技创新
创业
,
实现科技资源与各种
金融工具对接
,推动了
科技企业
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也取得良好成效
。
一些
试点
地区,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
创新了许多
过去
从来
没有
运用过
的配置
方式与机制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资源整合能力显著增强
。比如为了引导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政府
推动
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
用以
化解金融工具风险,使
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大胆地支持
科技
中小微
企业。
一些地区,除了
在政府直接投入
方面改革创新
,还在间接政府投入方面
探索创新
,
通过
运用税收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创业
。比如
运用税收
加计扣除
政策
,就是一种
支持企业创新非常有效
的
调控杠杆
,过去
从来
没有
被
作为政府间接投入资源配置手段
,作用于企业科技创新
。苏州
作为科技金融试点地区
,在2011年
仅运用
这一
项
政策
工具就
为科技型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42亿
多元
,
无论其资源投入总量和效果,都
远远超过政府的直接
科技
投入。
推动科技
和
金融
结合
,有很多的
资源配置
手段可以运用,
包括政策的运用和资金的引导。既可以用
政府直接投入、
更应该运用
间接投入。正因为有了科技
资源
配置
方式和
机制
的创新
,
客观上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促进了
政府职能的转变,
增强了服务企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正是这
种
既
适应科技
创新规律,又符合
市场
规律与
机制的
资源配置方式和机制的
建立,
引导
和鼓励了大量的金融创新。
从
我们
提出
创设
科技银行这个概念
以来
,尽管在全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科技银行建立,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各种类型的银行当中,
如
城商行、股份制银行
等纷纷设立
科技支行,并且这些科技支行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探索出符合
自
身特点的
成长道路和
商业
模式。
诸
如汉口银行,在20
11
年科技部和一行三会,财政、税收、国资委八个部门发布促进科技金融结合
指导意见文件发布后
,成立了汉口科技支行,定位于
服务
科技中小微企业。它在中小微企业
客户群
中,
挖掘出
科技含量
高、
有成长
潜力
,最具有
生命力
的科技创新企业
,作为服务对象
。
科技支行成立
两年来,服务了1
43
家企业,发放了4
4
亿多信贷,大量是
知识
产权
质
押
贷款
,
利率实行市场化,没有出现一笔逾期,业务
发展的非常好。
他们
在风险防控、项目遴选机制,
审贷程序、绩效考核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创新,
建立了符合当地产业特色和银行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
不仅在汉口地区扶植了一
大
批科技创新
型
中小微
科技
企业,而且
还将
这种商业模式拓展到北京和上海
地区,挖掘培植客户群,开拓市场空间
。
还有很多的银行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
,
服务科技创新企业,
比如杭州银行,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服务于具有
科技
含量的科技中小微企业。
他们
把服务于科技中小微企业
,创新
为文化
理念
,
推出了“
微博、微信、微贷,
一个都不能少”的营销理念,这种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正在行业间迅速传播和扩散。
经过一年多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银行的创新
实践
,在科技资源
与金融工具
对接方面,都
进行了
大量的探索
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实践印证,
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是没有路可以走,
也不都是道路艰险,荆棘丛生。在开拓创新过程中,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与代价,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们正从事的事业将进一步印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只要我们
尊重客观规律,
踏踏实实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银行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
成功道路和
商业模式。
不仅
政府、科技创新型
企业和商业银行合作,
取得了广泛成功。
其实
,科技部
和国家开发银行
多年前
就
在实践科技和金融
合作。国家开发银行在服务于
国家
重大科技
项目
方面做
出
了很好的
尝试
。比如TD-CDMA这样的国标,当
它尚
在
研究
创立,还没有商业化运作的时候,国家开发银行就利用软贷款支持电信研究院
,完善国标的相关研发工作
。
表现出独到的战略
眼光
和极强的商业运作能力。他们借助
地方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创投企业
发展
,
科技中小企业打包
贷款
业务也
做的非常成功,
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创业事业发展,
受到了
多方
欢迎。
促进
科技
和
金融
结合,究竟
要达到什么目的?
简单讲,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个
是
要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破
科技企业发展投融资的
瓶颈
,助力科技企业成长,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
。再一个
是
要为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
,源源不断地
创造
并有效提供
科技
创新创业
孵化资源。解决有鸡不
生
蛋
,
或者
生
的蛋不多,
质量不高,不能顺畅进入市场,惠及民生问题。
我们
不仅
要大量引进能够孵化
科技创新型
企业的“母鸡”,
更要将沉淀、沉睡在
研究院所
、
大学
里的科技创新要素、科技成果,唤醒、激活、
解脱
出来,使
他们
在科技创新创业行动中发挥作用
。
我们
欣喜地
看到,最近有很多地方
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
,
像
南京八条,
就
是为了解放科
研
院所和大学的科技创新
要素,推动科技创新
成果
产业化,
创造环境。
再如
中组部
牵头的
千人计划,从国外引进创新
创业
团队,这
些举措
都是为了
从源头上激活或
引进
科技创新资源
,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
这是科技金融
结合试点
要达到的
更深远的
目的。
所以我们定位科技金融
,就
是要
激活集聚
整合各种科技创新要素
和
资源,对接各种金融工具
,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
。我们今天只是
讲
银行一种
金融
工具,
其他
还有很多
,像
资本市场,
股权投资,租赁、
保险
、信托等金融工具
。
在一年
多
的科技金融试点当中,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
一些
金融工具
相互间开始对接,出现金融工具组合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苗头
。
如
在苏州,政府通过设立风险池,
引导
银行金融工具和保险
对接
。这两
种
工具
相互组合,
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中
不仅丰富了
手段
,也
提高了风险
防控和分散
化解的能力
。
我们
期待有
更多的金融工具对接,创造更多的金融工具
组合服务商业模式
,
更好地
服务于科技创新型企业。
二、金融创新要
遵循
科技创新规律
科技创新企业
属于轻资产型
企业,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为
知识产权、专利和创新团队,
具有典型的
软实力
特征,申请
银行贷款
往往难以提供常规的抵押资产。
这
类企业与
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
一般
是不
易
对接的
。为此
银行
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
金融创新一定要建立在科技创新企业的规律之上。
高成长
往往
对应着
高技术
,
然而
高成长并不一定和高风险
简单对等。
但是高成长一定和高科技
相伴而生
,和持续创新
能力
紧密相连。国内
外
,很多的案例
,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
谷歌成为今天全球
创新排名仅次于苹果
的企业,
经历了
十几年时间,它
与苹果都是
从一个
小微
科技创新企业
成长起来
的。腾讯从一个
微不足道的
科技创新企业
,
成长
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同样不过短短
十几年时间。还有北京的小米
手机
,
也
是
草根创业
企业。它们
都从微小
成
长
为今天
的
大企业
,有着相同的创新创业经历
。如果说银行的金融工具只看到
科技创新企业
的高风险,不看到它的高成长,
必将
失去一个广阔的
金融
市场
成长
空间。
我想
强调的是,
高成长一定
是
具有高科技
含量
的,
也必定
具有
强烈
的创新
意识
,但并不一定
就
是高风险
的
。
作为
金融工具,特别是银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如果
能够
把握
住
科技创新企业的规律,
独具慧眼发掘出
那些
蕴涵潜在实力,
具有
高
成长价值的企业,
并具备
有效
防
控
企业成长过程中
高风险
的能力
,
就
会在一片红海当中
发现
蓝海。
如果你只看到科技创新企业有风险,
没有勇气,不下功夫探究,
不敢
涉足
,你
将
永远
与
第二个腾讯,第二个小米
无缘
,只能
眼
看别人去享
用企业成长
这盘大餐。
其实,无论是
汉口银行的
成功模式
,
还是
杭州银行的
创新
理念,他们都
是
认识到科技创新企业规律、
意识到
风险
所在
,经
历
了自己的
艰苦探索
,找到化解风险的方式
,
创新金融工具,
最后获得成功
。我之所以
看重
汉口
银行
,
因为
它已经
由
科技支行
,成长
为科技分行。
正是
因为在
科技创新企业成长规律的认识和
风险
把控
当中,它
们发现并抓住
了银行成长的
市场空间与机遇,获得了成功
。杭州银行在孵化
贷
、成长
贷
方面看到了它未来的巨大市场空间,所以它们能够
推出“
微博、微信、微贷一个都不能少
”的商业模式创新
。如果只有风险,没有给它
们
带来收益,
看不到明天的希望,
它
们是
不会
忠实地服务
于中小微企业
的
。
其实
不论是大银行、小银行都能够找到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关键
是
你要了解
和认识科技创新型
企业的特点
和成长规律
,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创新。
在座的很多银行家们都有
非常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经验
,这种金融创新一定要立足于科技创新企业
的特点和规律
。
当
你真正摸清
并把握住
科技创新企业的规律
时,
一定能
找到
有效防范
金融创新
风险
的办法,金融创新必定会
成功。
呼吁银行
监管部门,
对于银行
在
能够
有效控制风险的
创新
过程当中,多一点宽容,允许金融创新
有更大的空间;
也希望
银行
金融创新
,
在创新
实践
过程中
,不断总结提炼,
规范化运作。
三、
注重搭建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促进
科技
和
金融
结合,需要搭建不同类型的中介
服务平台
。可以
政府
推动
搭建,
可发端于市场,更
有
构建
于企业,有科技方面搭建的,
也
有
构建
于银行
体系之上。像
科技部与银监会、银行业协会
联手构建
科技专家系统,现
已
有2000多入库
科技
专家
,专注服务于银行科技信贷业务
。我们利用这样的专家库服务于银行,服务于银行
金融
创新,帮助
科技
企业
获得信贷融资
,
有效防
控
银行金融创新
风险。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
正在
孕育第三
次
产业
技术革命,
技术更新的
速度令人难以从容应对。的确
,
企业
科技创新面临
诸
多
技术与工艺
风险,昨天
适用
的技术可能明天就
有
被
淘汰更新的可能。我们也曾经历过
这样的
洗礼
。
十
年前,胶片
相
机还是一个
蓬勃发展
的行业,但很快被数码技术替代。我们今天用的照相机
,
已经
鲜有
不是
数码技术的了。
银行
如何
在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当中,
适时把控
技术更新的风险,
需
要依托各种
中介服务
平台和
各类
专家。
银行的
金融创新如何能够
借助
这些平台,把点上的风险,通过专家的
咨询
服务,
有效规避掉,将企业现时的单一产品技术、工艺与标准,延伸
拓展
为
行业
的技术、工艺与标准,扩展企业
成长空间
,获取新的金融生长点。
这
不仅需要借助专家的帮助,也考验着专家的水平与服务能力,同时还考验着
各
类
金融服务平台
自身的咨询
服务
水平与
能力。在这方面,不管是政府
搭建
的平台,还是建立在企业的平台,
或
是搭建在金融
体系之上
的平台,都需要
努力
提升支撑服务金融工具创新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的提升,来有效的规避、化解金融创新风险,有效的
拓展
金融成长空间。
当然更
需要
银行苦练内功
,
提高自身素质,遵循科技企业成长
规律
,进行
金融创新
。
我们非常愿意继续和银监会、银行业协会合作,把专家库
构
建
得功能更强大,服务水平与能力
更
高
,
使
固定的资源流动起来,
在流动服务中实现使用价值最大化,
更好的服务于各
类
金融机构
。
这是我们在
推进
科技金融创新当中
努力的方向
。
四、亟需培养打造科技金融复合人才
科技创新
不仅要遵循自身规律,也
需要
熟悉
各种金融工具
。不仅要
了解
银行金融
工具特点,
认识了解
风险投资
工具特色
,
也要学习知道
保险
等众多金融
工具
特质。
不仅要
善于使用
直接政府投入,
也
要
学
会
运用
间接政府投入
,不仅能够利用政府资源,更要学习充实利用市场机制的知识,增长
调动
集聚各种
科技创新
要素与资源的才干与能力
,
熟悉与各类金融工具对接的技巧。
所以科技
创新创业者和管理者,不仅应当而且必须
要了解金融。当然,金融要进入这个市场,更要了解科技创新的规律,
把握
科技企业成长的
轨迹。为此,
银行亟需培养
造就一批
懂
科技创新和
产业的专家。
不能说
对
这个行业陌生
,就甘当外行,
就不进入
市场。
正因为
对这个行业
陌生
,对科技创新企业风险难以把控,或者是对银行等金融工具不熟悉,
才更需要
培养
打造科技金融复合人才,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
服务于相关
领域。才能够
活跃
创新思路
,增加创新智慧,由
创新的必然王国
,
进入自由王国。
人才是
创新
第一
资源
,要干事先得有人
。希望
金融机构,多招聘一点
有
工科
背景
的人才,使他们能够在
银行
体系内发挥作用
,
更好地
推动金融创新,服务于科技创新产业化事业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