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全球IPO低迷求解困局 纽交所盯上中国创业板资源
2008-07-15 上海证券报 朱周良 2008-4-24
在全球 IPO 市场因为次贷危机而陷入低迷的背景下,纽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等境外交易所正将眼光更多投向中国市场,特别是在他们看来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领域。
  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下称纽交所集团)执行副总裁凯瑟琳·金尼毫不掩饰他们对吸引中国中小企业资源的看重。作为纽交所集团负责全球企业上市业务的主管,金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重点关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而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将是重中之重。
看好亚洲IPO市场潜力
  受股市波动和经济衰退担忧拖累,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 IPO 活动大幅降温。数据提供商 Dealogic 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放弃 IPO 计划的公司数量达到自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的最高水平。共有 90 家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放弃或推迟了 IPO ,超过了去年第四季度的 78 家。在 2001 年第一季度,全球被搁置的 IPO 交易达到 93 宗。
  金尼表示,从全球来看,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数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总金额为 450 亿美元,仅略低于去年的 460 亿美元,但如果不计算维萨公司高达 200 亿美元的 IPO ,全球融资额同比下降了 40% 。不过,她同时指出,这种情况依不同地区而有所区别,对亚太地区来讲, IPO 数量下降不如欧洲和美国那么严重。尽管同比来说亚太地区首季 IPO 数量少了,但还是比欧洲和美国要好。
  “下一步我们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需求。虽然在过去几个月里,全球资本市场波动非常大,但我们认为,中国的企业未来在世界各个不同市场还有很大的融资需求。”金尼在谈到近期全球市场剧烈震荡时说。她表示,纽交所相信中小企业的成长在今后几年能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动力。
“N+E”模式吸引中国企业
  具体到中国的情况,金尼表示,虽然中国 A 股市场的指数出现大幅下跌,但是在他们看来,全球的投资人仍对到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很有兴趣。
  作为首家获批并正式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的外国交易所,纽交所近年来明显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为了表达致力于中国市场发展的强烈意愿,纽交所集团 CEO 尼德奥尔一行本周再度来到北京,这是他在短短四个月间第二次访华。
  在完成与泛欧证交所的合并后,纽交所集团旗下目前拥有四个上市平台:在美国有纽交所主板和纽交所 Arca 二板市场,在欧洲则是欧交所主板和欧交所的二板 Alternext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 4 家中国内地企业在纽交所旗下交易所上市,分别是 3 25 登陆 Alternext 的中国玉米油有限公司以及 4 8 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华程房产。而通用钢铁和飞鹤乳业两家中国企业则已在 Arca 市场挂牌。 2007 年全年,在纽交所集团上市的大中华地区公司共有 20 家,其中有 18 家实施 IPO
  谈到在纽交所上市的好处,金尼提了三点:纽交所的品牌效应、充足的流动性以及完善的服务。另外,她还特别强调了纽交所集团能给企业提供的双重上市选择。金尼表示,纽交所已跟欧洲的监管机构达成了共识,如果在纽交所美国本部上市的企业有意到欧洲的泛欧交易所上市,实现“ N+E ”双重上市,只要满足两地的上市基本条件,纽交所会提供一个“快速通道”机制,帮助企业以很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两地上市。
  对于在去年来华时提到的中国企业“ A+N ”上市模式,金尼表示,纽交所希望今后能看到 A 股公司到国际市场挂牌,他们仍在与中国的交易所和监管机构进行沟通。
创业板上市标准最关键
  对于中国正在筹建的创业板,金尼也提出了她的建议。她认为,为这些中小企业设立比较“合宜”的上市标准至关重要。对于交易所来说,不仅要制定这些合适的上市标准,同时还要真正去落实和执行。
  金尼表示,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历史不长,不够成熟,所以,通过制定合适的上市标准鼓励投资人更多关注和投资这些企业很重要。另外,实施比较严格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对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好处。不过她也指出,对于这些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不能强求它们满足大型公司一样的上市标准。
  金尼说,纽交所的策略是要更多和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进行合作。“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寻求融资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认为,除了上海、深圳或是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之外,它们可能还需要从国外资本市场进一步获得融资。”
  中国是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上市公司来源国,截至 3 月底,共有 54 家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公司在纽交所集团挂牌交易,其中 44 家公司来自中国内地。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