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讯
上海科技信贷体系全面建成,“信用贷”集体发力
2013-10-25 资料来源: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2013-9-9
8月20日,在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开通暨科技信贷产品签约洽谈会上,“微贷通”、第四期“履约贷”、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纷纷落地,历时3年多,上海“3+X”科技信贷体系架构全面建成。“3+X” 科技信贷体系由“3”系列的“微贷通”、“履约贷”、“信用贷”及X系列的个性化产品构成,完成了对初创期、成长早中期、成长中后期科技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的全覆盖。近日,“3”系列中的第三款系列产品“信用贷”也将开始集体发力。
政府评价对接银行信用的有益尝试
2011年,为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海市科委和浦发银行联合推出了面向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业信用贷款作为上海“3+X”科技信贷体系架构中“3”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信用贷”。
“信用贷”产品是在“政银合作、支持企业、多方共赢”的原则指导下产生的,通过市科委与银行的协作伙伴关系,银政各自发挥优势,共同推进了科技企业的发展。“信用贷”产品针对承担市科委某类项目或者获得市科委某类资质的企业,通过专属化的流程,确保产品的拓展效率。“信用贷”主要考察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于信用状况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以纯信用的方式发放贷款,真正做到了无抵押无担保。
“信用贷”产品是是政府评价体系与银行信用评级进行有效信息互换的一次有益尝试,撬动了银行的信贷杠杆,有力地推动了相关科技企业的发展。
从单一产品扩展到系列产品
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业信用贷款推出以后,迅速引起了科技企业和其他银行的注意,科技企业看中的是“信用贷”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适合科技型企业特点;而银行则看中的是政府评价体系所带来的潜在优质客户资源和政府信用自身的价值,正是这种双赢吸引了不少银行找到上海市科委寻求合作。
2012年6月,民生银行与上海市科委联合推出创新基金微小贷,针对国家和上海的创新基金承担企业提供小额度的信用贷款;2012年7月,交通银行与上海市科委合作推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信用贷款,针对在项目执行期内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至此“信用贷”已经从最初的单一产品发展成为系列产品,这些系列产品同时还拥有“X”系列产品的特点,即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科技企业。
相继发力覆盖更多科技企业群体
“信用贷”系列产品自问世以来,受到科技企业的广泛关注,截至2013年7月底,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业信用贷款已累计为163家科技企业提供了14.433亿元贷款;创新基金微小贷已累计为1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了1310万元贷款;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信用贷款已累计为46家科技企业提供了6.395亿元贷款。
随着“信用贷”工作的深入开展,银行尝到了银政合作的甜头,也点燃了银行推进“信用贷”工作的热情。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信用贷款自2012年7月推出以来,已全部用完第一期的5亿元额度,曾承担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顶升工程的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中获益,为保证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企业的信贷支持不间断,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将于本次金洽会上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再次签约,新增10亿元的成果转化项目信用贷款授信额度,预计可为100家左右的高新技术转化项目承担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而据悉浦发银行也已与市科委进行磋商,将对科技小巨人及培育企业信用贷款的额度进行扩展,民生银行也将启动科技小微贷新一期的谈判,三种信用贷产品将于近期集体发力,为全市更多的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支持。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