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投资论坛
风险投资本质与风险投资策略——《风险投资策略》序
2014-06-18 郭戎
1986年我国有了第一家风险投资(也即创业投资,下同)公司。自那时算起,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走过了近30个春秋,到现在有1100多家机构,管理资本超过3300亿元。即便把全行业都加总,还比不过一个中等规模银行。一定要注意的是,就这样一个“小”行业,从十六大报告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等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几乎都有提及;《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等重要法律先后修订;国务院有关文件、条例以及部门规章不断出台和调整。由此可见,风险投资带来的不是一般性的资金,而是资金之外的某种力量,我个人将之称为技术创新风险的经营能力。这正是其他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制不能比拟的,是其核心价值所在。现代风险投资源发于美国,破解了金融体系日益集中垄断,日益追求流动性、安全性的滞局,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分散、多元和允许试错的融资需要之间的矛盾,从而催化了信息产业革命,深刻地变革了世界经济,至今方兴未艾,波澜迭起。为应对新技术浪潮挑战,我国不仅在相应的科学技术领域中投入资源跟踪研究,同时引入风险投资、科研经费竞争性分配、高新园区等促进机制。作为调动市场积极性的有力手段,风险投资在各方面的热切期待和支持中,虽有曲折起伏,总体从快向好,与其他要素和机制共同作用,成就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今天。面向未来,我国风险投资尤其要着力解决好两个相互牵扣的问题。
第一,需要更加清晰地明辨风险投资概念和本质,最终使我国风险投资从 “名似”、“形似”阶段进入 “神似”阶段。什么是“名似”?就是起名叫 “风险投资”。早期不少机构只要挂着“风险投资”的牌子就被认为是风险投资,无妨于大搞房地产、股票二级市场,有的已经失败了,有的直到现在还没有开展过像样的风险投资业务。那什么是“形似”呢?有了“风险投资”机构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才知道真正的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和我们熟悉的企业组织形态并不一样,多采用有限合伙制而非有限责任公司制,且“投管”两机构分设,还要有一整套机制体系支撑,如募资、管理、咨询和退出等。随后各项法律法规陆续修订与健全,标志着“形似”阶段的到来。但是,必须要看到我们离真正 “神似”的境界尚有距离。这期间恰逢全球范围内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产业基金、对冲基金等风险投资的近远亲邻不断成长、演化、分叉。如此热闹的场面冲淡了我们对风险投资本质的理解,很多机构故意混淆概念,有些地方政府也乐得糊涂,一大批比银行还要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的所谓“私募股权投资”被热捧起来,很多纯属多余的机构打着风险投资的名义,获得从地价房租补助到直接资助的公共资源投入。
所以,我们必须回到风险投资的本质或前提:即技术创新风险的经营能力,说白了就是主要做“技术高、年龄小”的投资项目。先说坏消息:与快速膨胀的私募股权投资很不相称,这些年来“经典的”风险投资总量上还是很少,而且一些功能被设定为做经典风险投资的机构——主要指国有风险投资机构,由于套用了一般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考核指标体系,快速淡出这一领域,向一般性的持股公司退步。好的消息是,有一些真正做风险投资的机构以各种形式新生,如从孵化器、新兴技术研发机构拓展出的一批风险投资,很可能在推动中国从制造中心转变为创业中心乃至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壮大成熟,成为名不副实的“中国特色”风险投资,甚至引领下一个全球风险投资的风向。这比“神似”还要高一个层次,可称为“升华”。
第二,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在宏观层面,我国风险投资必须以更好的策略,发挥对技术路径市场化决定方面的特有功能。目前流行的观念还在于风险投资对新生技术和企业育成作用,这个观念要从两个方面给予进一步深化:从宏观看微观,从微观看宏观。这将使业界实操者和政府政策制定者有新发现和深发现。美国风险投资宏观数据表明,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R&D)强度必高,将R&D投入转变为工业专利的速度更快,更能显著减少从研发到销售收入的时间。这些汇总统计数据清晰地说明,创业风险投资以其他金融机构难以服务的高强度研发企业为目标对象,使得研发产生的知识尽快产权化和资本化,为新产品打开销路。这是风险投资降低自身风险的核心经营策略,也是其他增值服务的落脚点。同时,从风险投资在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看,其主要微观运作是不断地撮合技术项目以及创造技术竞争。撮合功能主要是尽可能把互补性强的技术项目组合在一起,发挥“1+1>2”的整体功效;创造竞争功能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技术环节,尽可能拿出新的、不同以往的技术方案,在各种技术之间创造市场化的评比机制。如果“俯瞰”风险投资的这些重要活动,就会发现对于全部经济活动来说,风险投资是功能强大的“筛选器”和“放大器”,在它的媒介作用下,不断试错和竞争,产生出了对社会而言的较优技术路径。原本封闭在一个个产业、一个个企业内的技术活动被改造为开放式创新模式,创新的效率大大增加。因此,从国家层面要增加技术创新体系的开放性,提高效率和效益,找到市场化决定技术项目和经费的方法,培育合格优质的风险投资是一种“上佳策略”。宏微观相互换位使得对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
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说,我国的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定位偏差,所以自身的策略过于注重财务层面的对赌协议、包装上市,自身能力也只能做一般性财务投资人,即“搭便车”式的分享者,能裨益于跨界撮合技术,营造技术路线竞争的不多。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凡是“搭便车”者多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总是低下的。第二个问题则与第一个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越是以“技术高、年龄小”的项目入手,越是能锻炼出技术风险经营能力,也就越是发挥了信号“放大器”、“筛选器”的功能,对社会技术路线的优化功能也就越强,否则亦反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的罗国锋博士及他所带领的团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策略》一书是众多成果中的一例,希望读者能从该书的观点、事实和论述中得到相应启发。由于我个人水平、眼界有限,仅是泛泛而谈,但对这个话题却十分关注,是为序。
注:《风险投资策略》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返回]
版权所有 © 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