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

李哲

职        务:所长 智库办主任

职        称:研究员

学        历: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管理、国家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

个人资料

    李哲,江南体育下载链接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国家创新系统、科技治理、科技规划与计划管理、技术性贸易措施等。参加国家创新体系重大问题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科技专项规划、重点科技专项的研究论证工作;参加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列调研与文件起草。近年承担的主要课题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研究、中德科技创新政策比较研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问题研究、面向规划实施的科技发展规划制定机制及方法研究、产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方法研究等50多项。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入世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与WTO规则的协调研究》、《制造业领域是否发生了外商直接投资“回流”?》、《英国碳基金推广低碳技术的启示》、《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态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历程与发展建议》等多篇调研报告和学术文章。

研究领域:
科技创新管理、国家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

已承担或正在承担的课题:
《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大问题研究》
《新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展与成效研究》
《基于科技计划的专项任务组织模式创新和管理改革研究》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
《面向规划整合的科技管理改革研究》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
《中德创新生态比较研究—以科研机构的视角》国家软科学计划
《中德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中欧科技创新合作研究》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问题研究》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行评估研究》
《首都技术创新网络及其效应研究》
《产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研究》
《面向规划实施的科技发展规划制定机制及方法研究》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
《科技规划与计划协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模式和机制研究》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
《若干重点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
《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方法研究及标准研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认证认可国际化发展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自主创新典型案例研究》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
《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与预警工程方案研究》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
《若干重点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科技部研究课题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
《中关村园区研发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社会关注的科技管理重要问题研究》
《面向中长期规划的高技术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大学向产业界技术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公共科技下的资源配置和布局问题研究》


主要成果:
《国外专项性科技任务管理及对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启示》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对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认识》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中国推进包容性创新的实践及相关思考》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俄罗斯科学院改革重组的动向与启示》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现状特征》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DARPA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重视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创新中的作用》战略院2014年调研报告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战略院2013年调研报告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战略院2013年调研报告
《我国石墨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制约与对策建议》战略院2013年调研报告
《制造业领域是否发生了外商直接投资“回流”?》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美国FDA对中药管理及合作建议》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金砖国家科技合作的态势和展望》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凝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的建议》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政策建议》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公共健康药物国际专利制度改革问题与建议》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金融危机后国际生物产业投入的几个特点》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入世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与WTO规则的协调与展望》 战略院2012年调研报告
《美国联邦政府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启示》 战略院2011年调研报告
《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态势》战略院2011年调研报告第23期
《美国智库对美国未来能源走向的研究与启示》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97期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机会》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89期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的历程与发展建议》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88期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81期
《完善国家科技规划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建议》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67期
《英国碳基金推广低碳技术的启示》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43期
《自主创新对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支撑及其启示》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26期
《主要发达国家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模式及启示》战略院2010年调研报告第8期
《<生物燃料可持续生产国际准则>背景下的我国生物质能发展》战略院2009年调研报告第19期
《医药CRO对我国研发服务业发展的启示》战略院调研报告2009年第69期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观察》战略院调研报告2009年第66期
《技术性贸易措施中认证因素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战略院调研报告2008年第65期
《如何发挥技术标准作为产业技术政策工具的作用》战略院调研报告2008年第45期
《集成创新-科技部节能示范楼的经验与启示》战略院调研报告2008年第43期
《认证活动的国际发展特点及启示》战略院调研报告2008年第32期
《澳大利亚“国家竞争力资助计划”的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估对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7年第40期
《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体系的启示》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7年第27期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贸易壁垒重点的主要原因研究》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6年第76期
《我国认证认可国际互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6年第64期
《技术性贸易措施典型案例对我国开展技术预警工作的启示》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6年第8期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体系的建设思路》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5年第77期
《WTO/TBT-SPS通报统计分析》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5年第55期
《关于AMD诉讼英特尔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调查研究》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5年第48期


研究成果:
•2014年2月,《关于进一步发挥北京高端产业引领作用的建议》荣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二等奖。
•2012年2月,《<生物燃料可持续生产国际准则>对我国生物燃料发展的启示》获得第11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2011年11月,参与完成的《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方法研究及标准研制》获得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三等奖。
•2006年12月,参与完成《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程实施方案》获得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三等奖
•2012年4月,被聘请为2012年度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议特邀建议人,任期三年。
•2011年,担任北京市生产力学会理事

发表作品:
核心期刊:
以技术预警实现战略应对.《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4期
《生物燃料可持续生产国际准则》解读及其对我国生物燃料发展的启示,《现代化工》,2009年第7期
技术标准的产业技术政策工具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期
社会公益性科研项目组织比较研究,《科技与法律》,2010年第3期
我国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经济损失预测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4月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5月
入世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与WTO规则的协调与展望,《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2月
制造业领域是否发生了外商直接投资“回流”?《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12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2月

中国推进包容性创新的实践及相关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4月

DARPA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9月

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7月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政策问题研究,《科技与经济》,2016年8月

国外专业机构科研项目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德国宇航中心项目管理署为例,《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8月

科技创新政策的热点与思考,《科学学研究》,2017年2月

技术经济范式变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和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7月

国家创新状态比较:以中德为例,《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3月


国际刊物:
China’s biotehnology industry:barriers to overcome and opportunities to exploit. Asia Tech MoniTor • Mar-Apr 2011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 China: Key Policies and Priorities. Asian Bio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3(1)1-16
Participation of Biotechnology SMEs in the international value Chain? —Experiences from China,Asia-Pacific Tech Monitor, 2012.7
Definitions, R&D Activ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China. Report on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 Kathmandu between 11-14 Febuary, 2009.

其他刊物:
转基因产品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23期
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体系的特点与启示.《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15期
长三角地区——我国技术转移最为活跃的区域.《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15期
浅析认证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中国科技成果》,2008年第13期
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6期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观察,《太原科技》,2010年
国际生物产业投入的特点,《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年8月

著作、译著和编著等:
《从“大胆吸收”到“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政策的演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1月

《创新生态2014——基于政策的视角》,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

《中国企业在欧洲建立研发机构的调查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8月

《中国的吸收发展期——研究、创新和中英合作前景》,北京出版社,2014年10月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生物产业部分,2010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中第十三章“高技术产业与高新区发展”部分,2007年至2011年
《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损害研究部分),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11月
《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与预警工程方案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与预警工程方案部分),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11月
《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损害研究部分),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年11月
《产业创新与竞争地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
The living tre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China and Ind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xternal trade and 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ADEMIC FOUNDATION,2014
《中国认证认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年12月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2011-2012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北京出版社,2013年7月
《大中华区的创新探索》,北京出版社,2012年

媒体报道:
俄罗斯科学院改革的动向. 《学习时报》2014年7月
努力实现从“中国组装”到“中国制造”的跨越.《人民日报》理论版2006年5月8日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人民日报》理论版2006年4月12日

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论坛作报告情况:
2014年11月23日,在第九届中日韩科技政策研讨会上做“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学术报告
2014年5月23日,在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基于实证的创新政策论坛上”做“Innovation State of China and Germany”学术报告。
2014年4月29日,在中德创新政策论坛上做“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 In Germany and China:Take Two Institutes as Examples”学术报告。
2014年3月29日,在广州“APEC Research & Technology (ART) 2014”会议上作“STI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in China”的学术报告。
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8日,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管理交流,作“Emerging industries and S&T Innovation Management: Biotech as an example”学术报告。
2012年9月,作为UNESCO二类机构讲师,面向发展中国家科技管理人员作“China’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biotechnology”学术讲座。
2012年5月7日至16日,赴英国BSI、爱尔兰国立大学等机构进行科技创新管理交流,作“China’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T Innovation ”学术报告。
2011年11月19日至27日,赴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交流,作“China’s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S&T Innovation”学术报告。
2011年4月3日至7日,赴印度新德里参加金砖国家发展研讨会,作“Technology Sharing,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学术报告。
2011年7月,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中日韩科技政策论坛”作“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d by S&T Innovation”学术报告。
2011年4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Energy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论坛作“Energy Transformation Led by Technology Innovation ”报告。
2011年5月,赴印度德里参加“Equity and Access to Medicine: Role of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s”论坛,作“Traditional Medicine: R&D and Opportunity”学术报告。
2010年4月,赴美国耶鲁大学作访问学者,作“Industrial Development: 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学术报告。
2010年12月,赴斯里兰卡参加“Fifth Asian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作“History, Hot Spot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China”学术报告。
2009年4月,赴尼泊尔加德满都“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作“Definitions, R&D Activ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China”学术报告。
2008年8月,赴挪威奥斯陆参加欧盟第七框架计划“Innova-P2”项目研讨会,作“Global Access to Medicines:China’s experience”学术报告。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创新体系等议题,近年在上海、山东、广东、新疆、内蒙、天津、北京、宁夏等地多次进行专题讲座和江南app平台下载官网苹果版。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lanouli.com 新闻与信息:xxxz@lanouli.com

Baidu
map